说起达•芬奇,全世界可能无人不知。他是西方文艺复兴三位巨匠之一,他与同时代的一批画家一起,掀起了西方绘画史的第一次高潮。我到意大利访问的时候,切身感受到达•芬奇在他祖国的影响力。后来,我和夫人寿瑞莉都有机会访问法国,在卢浮宫亲眼见到《蒙娜丽莎》的真迹。虽然那个神秘的微笑被密封在厚厚的玻璃后面,但它传达出来的感染力却仿佛能够使时空静止、艺术永生,令人赞叹不已。
我没有料到,我还有机会参观达•芬奇生命中最后居住的地方,并且亲临他的墓室凭吊。
2007年3月,我到俄罗斯与巴西访问,往返都途经法国,且都有一天时间转乘飞机。来到西方的艺术之都、时尚之都,自然要顺便参观一下。此前我曾多次访问法国,巴黎的景点大都参观过,因此接待我们的朋友说,请你们看看巴黎郊外的景色吧。
没想到,这个郊外距离还挺远。从巴黎驱车出来,一下子走了200多公里。陪同我们的朋友介绍说,我们沿途看到的景点叫卢瓦尔河谷,这一代风景如画,幽美秀丽,被称为“法兰西花园”。他同时介绍说,我们此行,与一位大艺术家有关。
“这位大艺术家是谁?”我问。
“达•芬奇。”
“怎么会是达•芬奇?他不是意大利人吗?”我很惊奇。
果然是达•芬奇。朋友介绍说,“达?芬奇晚年受到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邀请,带着《蒙娜丽莎》、《圣•让•巴蒂斯特》和《圣母子与圣安娜》三幅心爱画作,于1516年移居法国,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年,最后安葬在法国。”
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第一个景点昂布瓦兹城堡。有意思的是,这座15、16世纪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堡,其建筑风格不仅是法国式的,还带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原来,当时的一些法国国王到过意大利的那波利王国和米兰王国,感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巨大魅力,于是决心将意大利风格引入卢瓦尔河畔。不仅外表如此,城堡内部也既有哥特式居所,又有文艺复兴式套房,显示出各种风格交融、相互借鉴的艺术风彩。
我们登上城堡的平台,达•芬奇墓地所在的圣•于贝尔教堂就位于卢瓦尔河谷美丽景色的环抱中。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教堂。达•芬奇于1519年逝世后,先是被安葬在附近的一座教堂,到19世纪移葬于此。这里的教堂空间很小,其实仅有一座达•芬奇的墓。墓地平镶在地面下,上面仅有达•芬奇的名字和头像浮雕。一代巨匠就这样平平淡淡、安安静静躺在这方土地之下。
昂布瓦兹城堡过去曾是弗朗西斯一世的住地。达•芬奇受到邀请来到此处时,弗朗西斯一世希望能够经常听到达•芬奇的高见,于是就将距离昂布瓦兹城堡不远的克洛吕斯城堡送给达•芬奇居住。
离开昂布瓦兹城堡,我们来到克洛吕斯城堡。这是达•芬奇最后的居所,大师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经过悉心整修,这里的房梁、壁炉、壁画都忠实地重现了文艺复兴时的风格。华美的厅堂、寝室、炊事间、礼拜堂,以及一条地下秘密通道,让我们领略了达•芬奇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节。
据介绍,在这儿,达•芬奇已经很少绘画,主要进行一些科学技术研究。有趣的是,根据达•芬奇生前绘制的手稿和草图,IBM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这里制造出了40多种达•芬奇生前发明、却未及变成现实的机械装置。这些发明既有飞行器、车辆,也有武器、桥梁,反映出达•芬奇作为科学巨匠的一面。
在城堡外面的花园里,星星点点地放置着16座巨型模型,有的还可供游客操作,还有32幅巨大的半透明的画布,上面印着达•芬奇的名画与草图,使我们身临其境,宛如时光倒流。
这次法国之行虽然已经过去数年,但我记忆犹新。2010年9月,又有朋友去卢瓦河谷游玩,为我和夫人寿瑞莉带回了盖有克洛吕斯城堡印章的达•芬奇画册,朋友还请书店经理在画册上签了名。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