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网5月18日发表《丝路智库点评“一带一路”论坛成果》的文章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落下帷幕后,丝路国际智库网络2017年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不一,欠发达国家对这一倡议非常欢迎,工业发达国家则倾向于认为相关项目合作可能会存在困难。但他们指出,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合作理念的主要“领路人”。
国际公路运输联盟副秘书长伊戈尔•鲁诺夫认为,尽管中国投资呈现增长态势,但中国不会建立统一的投资管控体制。而在国际形势不稳定的大环境下,中国有望在团结国际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谢尔盖•卢科宁指出:“各国在参与‘一带一路’问题上开始出现明显差别。欠发达国家对这一倡议百分之百地欢迎,而工业发达国家则希望了解在此框架下与中国合作可能会出现哪些麻烦和困难,试图弄清哪些领域符合它们的利益,哪些领域与中国的倡议相悖。俄罗斯有必要制定‘一窗式’原则,以便让中方知道去哪里了解项目情况。此外,一系列国家与中国合作已有自己的议程,往往会忽视一体化组织的利益。”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了积聚金融资源的必要性。他说:“我们创建了一些有中方和其他伙伴参与的国际金融组织。金融创新十分重要,许多项目需要进行长期融资,如基础设施项目。为此我们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专家,政府可以吸引私营经济参与其中。”
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与俄财政部长所持观点相似。他强调,有必要完善融资结构,融资应主要依靠国际组织进行。他表示:“应保证我们所谈的这些项目有机会通过国际组织进行融资。世界银行已开始研究这一问题,以使项目依靠国际组织和银行进行融资。正在制定金融项目的伦敦专家可以联合其他专家一起制定相关规则。”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称:“我们希望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能够更多地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该理念包含三个层面:经济、社会和生态。”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所长亚当•瓦德指出,应建立一个可以考虑到经济落后国家特点的机制。“从投资、经济发展和贸易角度而言,‘一带一路’为欠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机遇,但其中许多国家地缘政治不稳定,且制度发展薄弱。我们认为,有必要共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机制,可以考虑到这些细微的差别。”
波兰投资与贸易局副局长克日什托夫•森格尔表示:“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贸易壁垒不断增多,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应联合各个国家和组织,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首先是金融领域。开发银行与私营银行可以开展合作,共同研究降低大型投资风险和制定新避险机制等问题。”
泰国湄公学院院长瓦查拉•里拉瓦特指出:“硬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基础设施,这里我指的是人力资源、政治原则等,有助于发展贸易和扩大投资流,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制定出这样的发展规划,那么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效益就会大得多。湄公河流域国家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同时也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的落实。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本刊记者综合整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