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要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在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思想,首先要了解和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应对这些挑战的基本思路。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十分复杂的局面。一是,我们处在世界范围的经济调整期,世界经济乍暖还寒,还没有完全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走出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二是,中国经济传统的粗放式增长已经走到尽头,正处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三是,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容易的、皆大喜欢的改革已经完成了,现在已经进入攻坚期。这三个时期叠加在一起同时出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过去30多年来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都是两位数,接近10%或者10%以上。但是,2011年掉到9%,2012年、2013年又降到7.5%和7.7%。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也已取得良好进展,对外贸易和经常账户呈现出大量的顺差状态,外汇储备还在持续增加,特别是在结构调整中虽然经济下行但新增就业1300万,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切,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八大后面临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局面。
在2013年底接连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指出,在肯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同时指出,观察当前和今后世界经济形势,必须联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因此,我们要冷静扎实办好自己的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内需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的主动、改革开放的主动,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努力创造和维护政治关系友好、经贸规则有利、发展空间广阔的良好环境。
面对着这样一个复杂的局面,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讲话。从这些讲话中可以看出党中央的应对之策或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新四化”为目标,稳中求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中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习近平强调,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同时,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关于“主题”、“主线”、“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总书记后发表的第一个讲话中,即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阐述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要突出抓好的六项工作时,提出的经济工作思路。
——关于“稳中求进”。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明年进入到“十二五”规划第四年,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这次会议明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关于“改革红利”。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向改革要红利这一重要思想。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