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刻把握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新变化,科学定位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与前进方向,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继承和弘扬中国外交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引领当今世界进步潮流,推动人类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外交思想,主要包括“八个一”和“八观”。
“八个一”是:
——倡导一个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举一面旗帜: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恪守一个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推动一种新型关系: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奉行一个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一个国策:对外开放,打开国门搞建设。
——贡献一种智慧: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解决人类问题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牢记一种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八观”是:
——全球治理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新安全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普遍安全。
——新全球化观: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新发展观:以公平、开放、全面、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促进全球发展合作。
——正确义利观:义利并举、义利兼顾、以义为先。
——新合作观: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以“中国智慧”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
——新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新环境观: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外交思想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将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际理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亲善理念、“以天下为己任”的治理理念、“协和万邦”的涉外理念血脉相通。“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这种高远的境界与远大的抱负彰显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博大胸襟。
(二)开启了建国以来中国外交的新境界。中国与国际体系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真实反映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发展变化。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建国后,一度被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建国初期,新中国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与苏联结盟,独立于国际体系之外。冷战前期,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与西方世界对立,冷战后期,中国脱离苏联阵营,一度实行与世界两强对立的外交方针。后来,毛泽东改变了与两强敌对的外交路线,与美国走上了和解之路。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开启了扩大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现有国际体系中,进一步实现了从政治、经济、安全、金融、文化等领域全方位扩展。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的外交战略宜走出“韬光养晦”阶段,中国不仅要加大参与国际体系,还要为国际体系完善与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提出“两个引导”:“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习近平对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中角色的新定位,是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战略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三)开启了“世界之中国”的新航程。一个多世纪前,梁启超曾用“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来看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指出,中国走向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今天的中国已肩负起“世界之中国”的历史担当。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引导世界、塑造世界秩序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名符其实地发挥了“世界之中国”的大国作用。
(四)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对外交往史上的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交往史曾出现过很多惨痛的教训,特别是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斯大林认为,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统一市场瓦解,出现了两个平行的也是相互对立、彼此隔绝的世界市场。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苏联对内僵化,对外孤立。冷战时期,两制对立,在苏联“老大哥”影响下,中国也长期不与资本主义国家往来。上个世纪70年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变了这一做法,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最高领导人,先后提出过社会主义国家要建立新型党际关系和新型国家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习近平站在时代的战略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国际大家庭的成员。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必将开启世界社会主义对外交往史上的新时代。
(五)开启了国际关系发展史上的新时代。第一,当前,世界正处于历史性变革之中,各国都在思考,应如何维护并进一步改革、完善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难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第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摒弃了以零和博弈、你输我赢、强权政治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道义制高点,为世界提供了耳目一新的中国方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新。第三,习近平外交思想客观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和全球治理变革的要求,适应了世界进步潮流。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国际政治注入了新内涵、新元素。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世界影响
习近平外交思想受到世界广泛关注。
(一)为全球治理与世界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国外一些政界、学界和媒体人士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全人类的未来发展和命运,对数百年来,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在全球治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反思与总结,引领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发展方向。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习近平提出的外交理念,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俄罗斯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撰文称,习近平提出的系列外交理念,决定的是世界的未来。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副代表穆罕默德库雷希表示,对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今世界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们这个地球村提供了一把钥匙”。巴西共产党政治和国际关系书记若泽雷纳尔多卡瓦略说,与一些国家奉行霸权主义、谋求建立单极世界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全人类利益为诉求的重要理念,致力于推动社会共融、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共同受益。
(二)中国外交将迎来“转型升级”的新时代。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金凯的《中国崛起:2.0版》一文称,中国处于许多现代生活方式创新的最前沿,中国也是全球政治和经济事务中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参与者,但这已经是中国崛起“1.0版”的一些亮点。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已经持续了约40年时间的中国崛起出现了大升级。就中国的国际参与以及它在变化中的国际体系里所充当的角色而言,中国崛起“2.0版”将有几个重要变化或升级,最吸引人的是中国在变化的世界体系中将扮演的角色,特别是中国努力实现这一角色所采取的方式。中国的发展将更集中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将产生深远的地区和全球意义。中国过去一直是一个“接受者”,现在将成为全球秩序的“给予者”或“贡献者”。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造福世界。印度尼西亚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说,中国提出的“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同,“中国机遇论”声音越来越大。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劳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福尔图纳托马利马奇认为,“中拉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深化与中国合作,拉美国家也迎来了提升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埃塞俄比亚外交关系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贝贝埃内特说,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对非政策能够更好地照顾非洲国家的发展需要。“中国是有担当的国家,是非洲国家值得信赖的朋友。”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正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助推器”。
(本文是作者10月28日-29日,应邀出席《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社、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当代马克思主义重大问题”重点研究领域在北京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发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