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让“读书乐”成为孩子们的秉性

文化中国 2017-12-03 20:18:35 赵启正/ 文 (《瞭望中国》名誉社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总第371期 放大 缩小

  我今天到这儿来,是为了祝贺儿童博物馆的“读书乐”展区开幕,也为了向我们的曹正文先生致敬意(曹正文又名曹晓波,笔名米舒、文中侠,1950年生,江苏苏州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开始步入文坛。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民晚报》《读书乐》专版主编),他捐助了这么多珍品,也要向上海机管局慷慨地拿出这么多资源共襄此事致敬,同时也向上海各位新闻界的支持表示敬意。

  我本人是喜欢新民晚报“读书乐”的,我是它的老读者。最近我在新民晚报上为这个读书乐展区写了一篇小文《廿年辛勤,千期光彩》。其实在80年代出,“读书乐”刚创刊时,我也给“读书乐”写过一两篇文章,但是今天再看,写得都肤浅。如果今天写必会写更得好一点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随着时代也在进步。

  既然是建设儿童博物馆,任务当然是为了培养儿童成才,要使他们成为现代人才,更准确地说是十几年、二十年后的人才。那么现代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呢?最简单地说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二是要有足够的信息敏感性,第三要有足够的思维能力,或者说要有足够的智慧,缺一不可。

  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少年儿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参与度,开发少年儿童内在的潜能。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信息就是知识,网络上的信息如海,大多是碎片式的。有用的信息要在知识的基础上,再经过思想提炼的过程才能转化成自己的见解。

  学习需要时间和集中精神。那么看看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时间是怎么消费的?我们应该替孩子操操心!稍加观察会发现他们的业余时间被三个屏幕占领了:电视、电脑和手机。尤其是手机,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现在中国有一个很权威的互联网发展统计报考,据他们的最新统计报告:中国的7亿网民中,19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到41.6%;中国网络的普及率是50.3%,而全球才48.6%,上海的普及率为73.1%,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普及率高是大好事!我这次从北京来,航班晚点,我在候机厅里做了个统计,每数100个人中,低头看手机的至少超过60%。这个报告还说中国每个网民上网平均每天是3.8小时!

  人们在三个屏幕上花的时间太多了,这当中也会有令人忧虑的事情!统计报告指出多数人在手机上主要是在做两件事情,一是娱乐,二是朋友圈的通信。孩子们会长大了问自己,我的时间怎么这么快就流失了,青春丢在网络上,这是很可惜的。他们又问:我们的知识储蓄怎么不够?原来是将在网上随便浏览的东西装了一筐,而忽略了读书。有人说我用网络手机读书,用这么小的电子屏来认真一本好书,是很劳累的。我们相信,孩子们积累知识主要还是要靠老师和培养他们爱好读书的习惯。

  我们经常告诉孩子们,高尔基怎么说读书,鲁迅怎么说读书,如果作用不大;那就再讲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那不是“读书乐”,倒是“读书苦”了。

  这个儿童博物馆,有了草婴书屋(草婴,原名盛峻峰,俄罗斯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在浙江省宁波镇海。南通农学院肄业。他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翻译工作),又有了“读书乐”陈列室,让孩子们到这儿来,在这个环境下,孩子容易体会到读书乐。今天在座的都是读书人,到如今,我们不会再问自己什么要读书?因为习惯成自然,读书已经成了助威的人生秉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的秉性。帮助孩子们把读书习惯变成自然,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读书成为秉性的民族必是一个永远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