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入主白宫,颠覆了美国精英政治、改变了国际贸易环境,也改变了中美关系的性质。
远的不说,至少从上届总统奥巴马领导的美国政府看,中美合作远远大于分歧。2015年,奥巴马批准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曾积极评价同中国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合作”,称中国为“战略伙伴”。2015年9月,中美两国元首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如今,中美这种友好合作气氛还存在吗?
请看近期以来美对华打出的“组合拳”:
去年底,特朗普在其上任后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时发表演讲。特朗普宣称:“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俄罗斯和中国——寻求挑战美国影响力、价值观和财富的威胁”;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则大肆渲染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对美造成威胁与挑战,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今年2月2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3月16日,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生效”。新任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甚至扬言要重新审视“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旅行法》通过堪称近年来中美关系最大的转折点,这是赤裸裸地挑战一中原则的底线;4月3日,特朗普下令依据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进行相关调查,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4月5日,特朗普再次要求其政府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这一系列恶化中美关系的重大事件并非偶然,其深沉原因是美对华政策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对华合作与遏制两面性政策已向遏制倾斜。
国际社会已关注到美对华政策的改变。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近日发表列昂尼德•萨温题为《美国反对中国:制定新战略》的文章称,美国与军事承包商、私营商业公司、国务院、民主共和两党相关的各个机构,已经织就了一张大网,对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举一动进行监控,并提出遏制北京全球性攻势的种种战略。另据俄罗斯战略研究所网站3月2日报道,同美国历届总统的重要讲话以及美国此前发布的战略性文件相比,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和国情咨文的表述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报道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发生转折:华盛顿已从吸引对方合作以图改变其政治制度的政策转向“遏制”政策,而山雨欲来的“贸易战”只是理念之战的第一个阶段。
美国政界、学界甚至搬出了乔治·凯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副教授、负责东亚的美国前国家情报官保罗•希尔4月17日在《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刊发题为《遏制与中国:凯南会怎么做?》的文章称,乔治•凯南并不认为他最初提出的遏制理念适用于中国。但是,如果这位著名的苏联问题专家还活着的话,他很可能会赞同一项旨在限制中国在东亚(相对于美国)的影响力的战略。华盛顿可能以不同的意思来定义“遏制”一词,认识到中国代表了一种不同于苏联的挑战,从而以其他条件来制定美国的对华战略。保罗•希尔认为,凯南最初的遏制理论是捍卫“美国作为万国一邦的全部价值”。同样的条件适用于70年后的今天,美国“遏制”外部挑战的根本前提,是因为美国再次面临“作为万国一邦”的考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