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作者:
陈 劲(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尹西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康奈尔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李 华(英国剑桥中国创新研究院创始人,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和式创新理论创始人)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包括社会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毫无疑问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成功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性战略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发展,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速度和改革成就令世界瞩目。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从经济崛起到创新强国建设
40年来,中国不仅在社会创新领域获得突出成就,科技创新也不断实现突破,包括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科技实力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排名快速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7,成为首个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的发展中国家;以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攀升。瑞士洛桑发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核心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后持续上升,2018年达到全球第13;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从追赶到超越,专利申请授权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首位,科技论文发表量攀升至全球第一;研发投入持续高速增长,研发强度达到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标准;科技成果转化起步晚但进展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总量和速度正在赶超世界一流大学;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催生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领军企业。
40年来,中国依赖国家能力不断发展以中华文明为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强化社会创新,制度创新和政府创新,从“面向和依靠”“稳住一头,开放一片”“科教兴国”到“创新强国”,正在坚定不移地朝着“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3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050年)”的创新发展目标稳步迈进。十九大提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的科技创新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加速赶超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大幅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中国和平崛起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
企业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主体,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向系统纵深推进,科技管理格局实现了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企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成为支撑中国创新强国建设的核心主体要素。目前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研究与发展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方面,企业占比超过70%。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市场创新主体活跃度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创新实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与国际巨头一争高下;另一方面,中国涌现出了包括中国中车、华为、阿里巴巴、美的、海尔、小米以及科大讯飞、大疆科技、华大基因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创新领军型企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球比例迅速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量引领全球。中国的华为以4024件国际专利占据公司申请量排行榜第一名。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企业从模仿、追赶、超越到自主创新,越来越多的“智能企业”和“最具创新企业”走入全球视野,并被世界认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借助国家创新体系和自身持续的创新能力、社会影响力,改变着产业、区域甚至国际经济的格局,为人民生活和世界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企业崛起的典型经验和路径
(一)高屋建瓴,构筑世界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和企业的战略创新引领是保障,但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构建离不开通过高研发强度和设计创新的驱动,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依靠单纯的技术引进和模仿不可能获得核心技术和领先优势,必须依靠持续的创新投入和设计优化,实现自主创新,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
华为公司的崛起之路,是典型的研发与设计驱动自主创新、构筑世界领先竞争优势的路径。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过30年的技术积累与发展,华为从一家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规模第二的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离不开对研发和设计的持续投入与研发管理效率的提升。为应对公司快速扩张带来的用户需求,提升新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任正非于1999年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PD)系统框架,重组了研发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华为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高效产出,成为华为向世界级公司转变的系列变革的开端。为了推动颠覆性和关键性技术突破,华为于2011年成立“2012实验室”,将研发投入的15%投入基础研究,并承诺将持续提升至30%。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2017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04亿欧元,占销售收入的19.2%,研发投入增速为28.5%,研发投入和增速均超过苹果公司,排名全球第六,中国第一。华为是唯一一个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前50名的中国企业。2017年华为以4020件国际专利申请量占据公司申请量排行榜第一名。
(二)协同创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全球品牌,已经借助“互联网+”和开放协同创新模式,成功从传统的制造企业转型为以先进制造为核心的开放创新创业平台。海尔于2013年正式上线“海尔开放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平台(HOPE)”,2015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和升级了“创新合伙人计划”,开创和引领创新合伙人社群模式的探索。依托HOPE平台,海尔通过“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和“自主经营体”模式,将战略变革与组织变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打造以社群经济为中心、以用户价值交互为基础的后电商时代实现共建、共创、共赢战略模式的和式创新生态圈,成为物联网和智能制造时代的引领者。基于HOPE平台支持的技术与产品创新为海尔每年带来至少500亿的营收,HOPE平台每年支撑上市新产品超过60个,年创新增加值超过20亿。海尔的创新转型已经被等国内外实践和学术领域广泛关注和探讨,并入选了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教学案例库。2017年在德国出版的畅销书《商业的未来传奇》中,海尔是唯一入选的诞生在传统时代并成功向数字时代转型的中国企业。
(三)和式创新,“双核”驱动打造新的坐标
中国企业的崛起不但得益于战略设计、自主创新和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协同创新,也得益于“和式创新、战略引领、组织设计、资源配置和文化营造”相结合的整合路径。中国和式创新路径助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构建了技术核心能力和管理核心能力,引领可持续发展,加速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之路。
以徐工集团(简称“徐工”)为例,这个前身始于1943年的兵工厂,自1989年成立集团以来,连续29年保持工程机械行业中国第一,目前位居世界机械行业第七位,是目前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是十九大之后习近平主席首个考察的企业。徐工集团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创新相结合的探索中,形成了强有力企业和式创新体系。和式创新协调和平衡了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体系包括了“一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业升级趋势下由企业使命所引领的创新)、“双核”(核心技术能力与核心管理能力)、“三支撑”(国际化、信息化与开放创新平台)。“双核”驱动的企业创新体系,助力徐工在全地面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等七大类高端工程机械领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研制成功了世界最大的全地面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制造创新能力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在关键核心领域拥有5669项专利,形成了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三有一可)和式创新体系和战略模式。借助和式创新战略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徐工集团于2010年成功打开国际市场,目前产品出口178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57个国家的首选重大工程施工装备品牌,2017年徐工集团营业收入和出口额分别增长23.4%和109%。随着集团和式创新体系效率的提升,徐工集团营业收入从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过千亿的规模,一直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实现了“从濒临破产到世界第七”的成功崛起。
(四)创新驱动,打造中国崛起脊梁
中国中车的崛起是战略创新和科学谋划引领实现企业创新崛起、推动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中国崛起的脊梁。中国于2004年制定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历经2008年和2016年两次调整,通过顶层战略设计和中长期规划,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带动了轨道交通制造业的发展、升级与全球竞争力。在国家战略引领和科学谋划下,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全面创新相结合的策略,建立了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重要系统和核心部件三级产品技术平台,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铁路重载及快速货运技术平台。2017年9月,中国中车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的“复兴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走向制造强国、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中国中车的崛起向世界证明了战略引领和科学谋划引致的中国企业崛起之路,这一路径在诸如风电、新能源汽车和大飞机领域也得到成功应用,为中国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领域企业崛起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可行的路径。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中国企业集群式崛起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素,培育一大批具有全球创新领导力和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建设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强国的关键议题之一。在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中国的和平崛起不能寄希望于极个别企业的创新崛起,应该通过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实现中国企业集群式崛起,应用和式创新的理念,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大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同时也为全球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对此,应当坚定不移的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思想,守正创新,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任务和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行稳致远。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构建强大的基础研究体系。为理论原创做更多的努力。积极发挥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成立企业研究院,从事应用基础研究乃至基础研究的活动。只有在基础研究上不断投入,积极探索从微观到宇观各个尺度上的理论发现,才能为产业技术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知识保障。
二是构建强大的产业创新体系。积极发挥部委和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的产业创新体系。尽快实施适宜中国国情、引领未来发展的“高附加制造”战略,通过面向制造业全价值链的整合性的政策体系,将自主研发、设计驱动和新技术跨界应用相结合,综合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构建更为科学的企业创新体系。积极发挥大型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发挥国有企业,尤其要有效地发挥央企在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进一步调动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大型民营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创新示范作用。中小企业是颠覆性创新的积极开发者,需要进一步关注。
四是积极建设高端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积极发挥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形成支撑科技强国的多个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开发具有整合效应的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协同。以长三角为例,要积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协同的超大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要重视乡村创新系统研究和建设,通过建设乡村创新系统,实现城市和乡村创新系统的联动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内和跨区域的整合式创新发展,落实美丽中国、精准扶贫方略和可持续创新的战略目标。
五是高度重视教育创新对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人才是创新之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大力强化创造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开发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积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技能力、创新品质、人文素养的战略性人才。
六是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整合式思考。努力构建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贸易强国、军民融合的紧密结合,构建科技、金融、贸易、军事外交为一体的国家创新体系,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建设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由中国为主导的新型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体系,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强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永续和平发展。
中国企业崛起的经验和路径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今天的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调整,东西方角色转换,东西方面临不同的挑战。今日的中国正在创造民族复兴的伟大壮举。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扩大开放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速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一带一路”倡议、全球经贸调整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九大对科技创新做出了全面系统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其关键是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科技创新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内生动力,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进一步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对外开放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就是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和国家强的通道,推动中国从经济和创新大国迈向科技创新强国。
中国经济和产业持续崛起,源自于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是中国成功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关键和核心主体。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鉴往知来,攻坚克难离不开历史明鉴,继往开来离不开理念导航。致敬改革开放40年,总结中国典型企业创新崛起的经验,识别中国企业未来持续崛起的路径,有助于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开放协同高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推动重大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世界一流创新领军企业,打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国家强盛的通道,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面向未来的世界创新强国意义重大。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