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根本政治保障: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之三))】
——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接上期)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已经注意到,今天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是简单地恢复或弘扬这一传统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习近平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创新党的群众工作。
党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不是一项突击性的工作;是一项党委、政府、政协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共同都要做的工作,而不只是党委或群众团体做的工作。因此,做好群众工作的可靠保障,是健全的制度。过去有的制度好的还要坚持和完善;已经不适合新情况的制度不取消就会成为形式主义的东西,影响群众工作的成效;更重要的是,要创造适应今天新情况的新制度。比如这几年有的地方实行“党员志愿者”制度,及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改善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诸如此类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以制度为保障做好群众工作才会取得实效。
一要创新经常性的联系群众制度。分析现阶段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注意到,群众的意见和不满大部分不是针对党和政府的,而是针对一些具体做法和事情的。即使有一些“雷人”、“雷语”,也仅仅是一个矛盾的引爆点。因此,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重点是要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努力满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理要求,群众就会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但是,现在我们做工作的条件好了,出行有小车坐了,联系群众却少了。过去,我们的干部骑着自行车下基层,戴着草帽进农户,朴素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交流,群众能同干部讲真心话,群众工作富有成效。所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后期,我们要形成紧密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包括定期到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各级干部到基层和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制度等等,深入了解群众疾苦,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积极解决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二要创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统一的决策机制。这几年频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都同我们的决策机制不健全、群众对一些干部缺乏信任有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复杂,既有这些地方平时做表面文章,大话空话多、许诺多,实际上没有落实、没有做到,失信于民,也有这些地方个别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致使党委和政府公信力降低,还有社会舆论的负面导向影响,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许多地方不仅党委和政府的话有权威性,而且群众遇到问题不信小道信正道,群众工作比较好做。我们有的地方长期坚持“民主恳谈会”这样的协商民主形式,把群众工作制度化,效果很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我们在贯彻群众路线的时候,要把地方和基层的协商民主制度建立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党委和政府的决策经过群众协商并获得群众的支持,实行决策中的群众路线。
三要创新群众监督机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路线要贯彻好,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在正确认识群众与干部关系的基础上,把我们的工作自觉地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习近平明确提出,我们提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群众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几年,群众的舆论监督包括网络监督发展很快,尽管其中也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总体趋势是好的。现在各地都在探索怎么样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制度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把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些经验都值得重视。
四要创新应急机制。现在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有的地方还因没有能够处理好突发事件酿成大事。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不要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用什么样的机制化解矛盾?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要努力在实践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创新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在以制度为保障做好群众工作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毛泽东在论述群众工作的时候,总是强调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做群众工作,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同时还要敢于讲话,对群众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不合理的诉求进行教育引导,用真心把“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连结起来,这样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群众。
总之,习近平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经验,积极推进群众工作的创新实践,努力形成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群众工作,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