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 ='';
if (strpos($title,'——')){
$titlearr = explode('——',$title);
$title = $titlearr[0];
$title2 = $titlearr[1];
}
?>
创新是人类对未知好奇的逻辑行为,也是人类追求先进文明,趋向光明,远离蒙昧的本能,这是创新的哲学意义。从认识论上看,创新是人类知识积累的结果,是信息碰撞的火花,是人类相互借鉴和启发,向未知世界搏击、探索中的层层递进。
从社会学看,通过创新产生生产力,是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的“最大公约数”,从“商鞅变法”到瓦特蒸汽机,再到互联网信息时代,一概如此。它的价值论是,对于客体,增加人类福祉,对于主体,是创新者广聚智慧,自由全面发展的衡量。
因此,创新就是容纳“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民族地域认识差异,在包容中发现“庐山真面目”的过程。
中国在几十年内完成了欧美一两百年才实现的进步,中国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思想给我们带来民族文化自信,而建国以来现代工业的创立与繁荣的实践给了我们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日新月异的伟大创新发展实践可以也应该产生伟大的理论认识。
“和式”创新理论契合了中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首先它涉及到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凡涉及到“中”,不可不谈“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而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从甲骨文多次记载“王立中2”,到《周易》卦爻尚中,再到孔子的中庸,中华文明将一般文明对中的政治崇尚抽象升华为文化方法论,形成了中华文化贵“和”尚“中”、不极端的思想精髓。
黑格尔谈到中国哲学时,评论道家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时说,“‘温暖之气使它们结合起来,保持它们(事物)间的谐和’,这里就提出了一个第三者,结合者4。”。
在思辨智慧上,从中国易经的“否极泰来”,老子的“有生于无”的朴素辩证法,到西方黑格尔的“正-反-合”三阶段论,最终被马克思、恩格斯两位经典理论家萃集、扬弃为唯物主义的而非黑格尔描述宗教教义的“否定之否定5”。“否定之否定”后事物的状态并不是原有的肯定状态,而是经过“扬弃”,前进一步的情况,是内容的前进发展、形式的复归。
唯物辩证法被进一步提炼为对立统一规律以后,根据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国哲学界对矛盾的对立性、同一性做了充分的阐述。中国的主流哲学家批评了斯大林“只讲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6”,提出了“所谓对立统一,就是不同性质的对立的东西的统一7”。指出了“因为客观现实一切过程都是由于矛盾的对立与转向同一性,转向否定之否定8”的矛盾发展趋势。认为“生产与消费,建设与破坏,都是对立的统一,是互相转化的9。”
以上说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华古典哲学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的精华,是一脉相承的。全面掌握对立统一法则,才能准确解释大千世界:由差异、两重性以及对抗性构成的各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其不可调和性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有转化为破坏性的可能,也有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建设性共容的可能。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这样的现象:在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转化中达到互补、引导、共建、协作、双赢,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创新与效率优化。这就是对立统一法则的建设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哲学界针对之前的“形而上学猖獗10”做了反思,其中冯友兰先生在解释宋代哲学家张载的“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11”时认为,“这四句中的前三句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同意的,但第四句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这样说了。它怎么说呢?我还没有看到现成的话可引用。照我的推测,它可能会说:‘仇必仇到底’12。”此处,冯先生之所以“推测”,是因为亲身感受了客观存在的斗争扩大化的曲折,是对“形而上学猖獗”,片面强调矛盾斗争性的实践与对立统一理论相脱节的一种自然申诉和否定;也说明,冯先生对建国后主流哲学对对立统一规律理论中的建设性思想和理论成果的认识有所不足。
总结实践历史,可以得知不仅需要准确认识斗争的“绝对性”仅指万物皆有矛盾和矛盾贯穿事物始终,还必须认知同一性是矛盾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趋势,是矛盾斗争的结果。“仇必和而解”与这个趋势在特定条件下是有相通性的。因此,回到实践中来,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和”式创新不应该是简单的加法之“和”,而是扬弃之“和”,建设性之“和”,否定的否定之“和”。
用这个眼光看待李华教授提出的“和”式创新理论,需要把握四个实践特点。
一、开放性
海纳百川,这是“和”式创新的出发点,也符合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规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是“和”式创新开放性的普遍意义。
而新中国建国以来劳动生产中人际关系结合之“和”,具有中国特点。从计划经济时期管理者、专业人员、员工的三结合到市场经济以客户为中心的消费者、专业人员、员工和管理者的四结合,取得了超出西方同时期的生产效率,这种组合,颠覆了泰罗制由高层管理到基层工人单向的封闭金字塔,把劳动中的人际关系组合为和谐、高效;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借助互联网,把这种变革扩展到以消费者为中心,把调整人际关系扩大到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扩张。华为、阿里、腾讯、海尔、小米等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开放性实践,日益活跃的共享经济,都为“和”式创新的开放性提供了最生动的案例引导。
二、包容性
黑格尔认为,“中国人有一种普通的民族性,就是模仿的技术极为高明…….13”。这个评价至少反映了中国人“有容乃大”的哲学态度,反映了中国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外界先进文明的谦逊,和对外界特殊性的宽容。
拥抱矛盾,是“和”式创新最有活力的智慧点。尊重差异,贵在不同。一个世纪前,列宁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赢得世界性意义,就是“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4”,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15”,这就是说,无论如何,它体现了人类各种关系包括阶级关系的同一性,包容矛盾对方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不以因生产关系中存在剩余价值引起的不可调和性矛盾,而拒绝对高效率的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因素的吸收、借鉴和包容。这种吸收、借鉴,建国初始起,始终存在。随着国际矛盾的转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向美、德、法、日、荷、瑞、意等工业发达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在长期积累基础上,实现了波澜壮阔的工作重心转移变革。“和式”创新在实践中,必然否定一切固步自封的门户观念。
三、批判性
没有不存在扬弃的和谐。如同中国人的中庸,是否定了极端性的妥善性,并不是没有原则、和稀泥的“德之贼”“乡愿”16。中国人的开放包容是有条件的,就是以我为主,批判性思维。这恰恰是“和”式创新可以体现的另一个特点。在这方面,华为引入国外先进科技和管理方法的路径,就是一个典型。即先僵化,一丝不苟的学,否定自己的落后;再优化,否定彼方不足,取得提高,实现否定之否定;然后固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完成否定之否定。高铁、高电压输电线路等国企的众多高科技创新和“超级工程”成就等,一系列标杆性科技、管理创新走的就是类似的路子。用这种思维总结“和式”创新,就可以不断攀登,实现“山高我为峰”的境界。
四、共赢性
命运共同体的共赢共享,应该是“和”式创新的起点和终点。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及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积累人类智慧的杰作。用共赢共享取代纷争的零和关系,取代停滞不前的封闭,抓住了各国民心,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因此可以预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011年9月,重庆承办“五国六方联席会议”,建立“渝新欧”平台公司,到2013年“渝新欧”班列常态运行,其规范标准,提高运效,降低跨域成本,最终形成共赢共享机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继承前人开拓精神的体现,也是企业家精神的开创性运用,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创新中的一个典范案例。“和式”创新理论的“拥抱矛盾,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和谐包容17”精神恰好符合这些建立在共赢性基础上的成功实践,并可以对其做出准确的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同时,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的结合,也将丰富“和式”创新理论本身。
“一带一路”的共赢共享建设,是中国生产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逻辑产物,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财富的增加创造了最大的和平发展空间,也为中国管理的理论创新,包括“和”式创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辽阔的平台。
注释:
1.《中庸》第一章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3.《道德经》第42章
4.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一卷【M】1-35
5.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6.2,109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电子图书280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中央文献研究室1993,6 1499
7.毛泽东《中国的哲学家著作专题摘编》(上),【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4
8.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79 80
9.毛泽东《中国的哲学家文集》第七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73
10.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377
11.张载《太和篇》,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M】1980年修订本,电子书,1042
1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M】1980年修订本,电子书,1436
13.黑格尔《历史哲学》第一卷【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8,136
14.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84.3,332
15.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84.3,298
16.《论语》阳货篇
17.李华“和式创新中的可持续发展观”【J】清华管理评论2016(10)48-53
参考文献:
李华“拥抱矛盾,“和”式创新“【J】清华管理评论2016(6)29-33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一卷【M】1-35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电子图书278-285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中央文献研究室1993,61496-1502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377
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84.3,29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M】1980年修订本,电子书,1436
李华“和式创新中的可持续发展观”【J】清华管理评论2016(10)48-53
李华“中国携华夏五千年文明和创新重返世界之巅”【J】瞭望中国2017(04)10-13
李华“中国和式创新与和平崛起”【J】瞭望中国2017(11)18-23
李华“中国和式创新引领未来”【J】企业管理2017(02)14-17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