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5日中国在北京召开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不同文明交流的一次重要大会。它所反映的是新历史条件下,亚洲不同国家在尊重各自文明的基础上,就实现自身发展和共同发展议题交流经验寻求共识的意愿。这一盛会的召开,一方面表明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自信度提升,如果放在20世纪初期,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另一方面,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贯的重视平等对外文化交流政策的延续,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分享发展经验,促进地区繁荣、稳定与开放融通的体现。
人类的文明并不是单一国家或民族创造的。尽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开创了人类发展史上最规模宏大的现代文明,但这种工业文明并不能否定数千年不同地区人类文明的积淀。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强调的价值观中,很多内容也来自于古代文明。任何国家或地区民族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现代化的发展短期内无法消除这种历史影响。由此,从发展经验看,现代化的发展都是在传承既有历史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同样,现代文明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知识、文化相互交流基础上的。特别是在世界依存度空前增强的今天,没有对外交流,故步自封就不会有长足的进步。反之,过分强调单一文明的优越性也是不应有的“沙文主义”。
加强文明交流应是现代国家对外关系的理性态度和立场。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一个突出后果是“西方文明中心论”的一家独大。但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不应该当做是历史规律。历史地看,近代西方列强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同时,客观上带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基因。而被殖民国家发展的相对进步只是殖民者扩张的附带效应,并不意味着殖民治理下的世界会取得持续的进步。在非洲,数百年被殖民产生的后果是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单一产业结构特点和严重滞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明共存是常态。即使在资本主义列强主导国际关系的时代,一家文明排他性地存在也是没有过的。如果没有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反抗和斗争,资本主义就不会出现改良和进步,而处于殖民统治下的地区也不会有真正的发展。从占据世界主流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到“文明的冲突”,本身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的共同发展。但这种进步仍然是不够的。拉美是现代民族国家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且很多国家率先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经历200多年的发展,拉美很多国家仍难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并在国际经济的周期性调整中一度陷入发展困境。世界是发展的,也应该是进步的。不同国家在发展这一永恒议题上,面临的挑战是永远存在的。只有不同文明互鉴,加强国家间的发展经验交流,才是促进相互理解,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途径。
肯定文明多样性重视交流互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态度。肯定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文明,重视吸收历史文明成果,推动社会进步,一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态度和对外合作出发点。在现有的人类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最具沿袭性和完整性的。但是,近代的落伍,让中国人饱经百年沧桑,也充分认识到了故步自封的危害。由此,近代以来学习西方工业文明中的先进性一直是中国的主流。但这种学习并不是媚权惧威,而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性思考。当西方霸权横行,马克思主义通过列宁的社会革命实践成为谋取国家、民族、大多数人快速发展的制度现实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在当时还是“小众”理想的科学性,并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人类又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出了文明社会,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出了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教给我们,要懂得将来还要进步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将来还要进步,直到阶级没有了,政党也不要了。”“旧的东西毁灭了又有新的产生。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人,一定要这样看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就是要恢复中国人民重新创造文明的进程。这一进程是促进世界和平与自由的进程,更是修复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以来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人为破坏。正如1949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讲,“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以历史文明大国的姿态参与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进程,这也是中国常常强调的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中华文明凌驾于世界文明之上,而是加入到人类创造更加包容、和谐、多元化文明发展的多元化进程中。
文明互鉴要体现平等,既要敢于承认不足也要打破盲目崇拜。发展差异是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文明交流要体现平等。中国文化中强调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应该是文明交流的应有态度。前者,是西方列强文明扩张的态度,也是发展中国家一直面临的挑战。1958年7月12日毛泽东在同黑非洲青年代表团的谈话中明确讲到,“西方帝国主义者自以为是文明的,说被压迫者是野蛮的。可是我们没有占领别人的地方,非洲也没有占领过欧洲。是欧洲占领非洲,这就很文明了? 欧洲不如非洲,它们占领别人的地方不是很野蛮吗?帝国主义占领我们中国,这就很野蛮。我们中国过去、现在都没有占领别的国家,将来也不会去占领美国、英国作殖民地,所以我们始终是文明国家。”“要有自信心,看不起欧美帝国主义,它们不算数。”对于后者,要承认发展不足,要克服盲目崇拜。文明交流的不平等一直是严重影响国际交流的障碍。这既有霸权主义行径的影响,也有自身发展的滞后会导致对自身文明的自信下降。毛泽东在同黑非洲青年代表团的讲话中也讲到“帝国主义者长期以来散布他们是文明的、高尚的、卫生的。这一点在世界上还有影响,比如存在一种奴隶思想。我们也当过帝国主义的奴隶,当长久了,精神就受影响。现在我国有些人中还有这种精神影响,所以我们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宣传破除迷信。过去中国人中有恐美病,要去掉它的影响。你们有没有人有恐法病?想必会有的,法国一直在宣传那些东西,总会有人跟着它走。我们要在人民中慢慢改掉这种思想。”
发展经验不能僵化教条使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发展经验的交流和学习日益受到关注。对此,中国政府的态度一贯是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但不希望别国照抄。毛泽东同黑非洲青年代表团的谈话中曾指出,“我的著作,中国的情况,仅仅只能作你们的参考,你们办事要按照你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一个民族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环境。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是吃过亏的,照搬外国,就是照搬苏联的经验,结果把南方的根据地几乎都丢掉了,只好长征,使革命受了很大损失。马克思和列宁都曾说过,他们的理论仅仅是行动的指南,是指导方向的,不能当作教条。但我们有些同志就是不懂得这一点,后来受了损失,吃了苦头,才明白了。”“这以后我们就得到了教训,知道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是应该相信的,但是要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增加文明延续的活力。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讲话也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上去,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文明大会上所讲,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要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和开放融通,就需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