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高端解读 2019-08-27 14:06:45 焦世新/文 总第410期 放大 缩小

美国一些人以为,中国经济根本无法承受美国对华贸易战。但是,不断披露的经济数据和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加征关税听证会恰恰表明,美国升级对华贸易战实际上是“打在中国,疼在美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下,中美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利益和关切紧密交织,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对中美两国关系的精准判断。

毋庸讳言,贸易战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但中方始终秉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立场态度,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表现出的抗压能力超出预期,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国内消费增长的规模在扩大,结构在升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提升,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重要压舱石,也是我们应对美国贸易战的底气。

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政府于5月10日将来自中国的每年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之后,美国经济的关键领域出现了增速放缓。自去年发动贸易战以来,美对华贸易逆差不仅没有缩减,有时反而更高。5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269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关税战并没有带来美国政府预期的效果。

受到贸易战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农业,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在2018年仅仅为31亿美元,比2017年下降了75%,美国农民对中国的大豆、猪肉出口受到重创,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很难再恢复到贸易战之前了。在贸易战中,美国的消费者同样受到伤害。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仅仅是现有的关税水平就已经使得每个美国家庭付出了大约550美元的代价,如果对全部5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都提高到25%的关税水平,这个数字还将上升到2200美元,造成220万个工作岗位的流失。美国损人不利己的贸易战早已引起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反对浪潮。自6月17日,美国就余下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是否增加关税到25%举行听证会,原计划300多人的听证会竟然很快就收到了1200多份书面意见和出席请求,任何一个出席听证会的人,都不难看出贸易战对美国农民、消费者和相关企业的打击是多么沉重。

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损害了美国自己,这进一步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相互依赖特性。近40年来,中美在诸多领域逐步形成了一种复合的相互依赖关系。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环境下,两国贸易额每年都达到5000亿美元的规模,相互投资累计接近2000亿美元,双方人文交流蓬勃发展,人员往来和留学生规模庞大。

中美贸易失衡是由两国经济和产业结构互补、产业链的衔接分层决定的,是全球市场的生产要素、资本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的,而绝非美国一些人抛出的打贸易战的借口。可以认为,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扩展战略和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是冷战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深化的两大动力,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美国经济自克林顿政府实行了长周期的增长、扩张、繁荣,一直持续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近些年,在美国战略界的“对华战略”大辩论中,一些人认为克林顿时期的“对华接触”战略将中国引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国际机制,帮助中国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繁荣,是一种战略失败。这种观点基本脱离了当时的全球化背景和语境,颇具有“刻舟求剑”的意味。

跳出当前中美之间的分歧和竞争来看,美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美俄关系、美欧关系、美国同盟体系等都处在变化、调整之中,美国对华战略转型是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剧烈调整中的一部分。虽然不少美国学者认为中美关系具有崛起国和守成国关系的性质,“中国威胁论”广为散布,但现实中中美两国的实力仍有相当的差距,所谓的“权力更替”并不是中美矛盾的主要方面,美国一些人认为未来中国将挑战美国,不过是受缚于冷战思维和一些过时理论。

美国的对华战略如果继续迷失方向,只会失去历史机遇,也不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还是应该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推动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