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担当 大国尊严系列之三十九

关注 2021-01-20 13:55:45 杨宝荣/文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总第434期 放大 缩小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政治议题和发展议题。可持续发展当前更多体现在人类共同关注的家园建设。在该议题下,气候问题带来的减排、绿色发展等概念已经成为21世纪以来的全球性热点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背景是人类工业化以来的快速增长和资源消耗,以及带来的地球环境破坏和发展不可持续性。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环境的恶化意味着生存环境的恶化,也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发展问题。系统地看,可持续发展又不仅仅是减排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看待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以及在技术进步背景下如何协调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从此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回避这一议题。

G20利雅得会议让世界感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当前,沙特所在的中东地区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储量和开发区。长期的油气资源开发为该地区相关国家带来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资源经济的依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作为石油的高收入国家,石油经济的转型和多元化发展受到沙特等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相比,资源条件与沙特存在较大差距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则在环境恶化、产业转型方面面临的挑战则更加严重。这些国家受制于阶段性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仍不得不高度重视和依赖石化资源的开发。由此,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客观现象是,很多创造古代人类文明的地区,由于长期的资源消耗与修复不足,地区居民所面临自然环境在不断恶化。另一方面,世界必须高度关注当前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对发展议题的迫切性需求。可见,在沙特这样的石化资源大国召开“守护地球”的G20会议,对于国际社会进一步关注减排和绿色发展议题的意义突出的。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参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议题。2020年9月,习近平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1月22日的G20利雅得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守护地球”议题下就“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议题分享了呼吁世界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筑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国主张。12月12日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以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将提高自主贡献力度”: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这些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和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习近平宣布的“自主”举措再次凸显了中国在人类共同发展议题上的一贯立场,充分体现了中国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

“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自主贡献”体现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担当。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发言中的“自主贡献力度”的表述,反映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的一贯立场和做法,也是新时代中国就可持续发展向世界的表态。从发展经验交流看,中国过去70多年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可简单表述为:自我约束、自我提升和自主贡献。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自我贡献的过程。当中国作为落后农业国家开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时,主要通过自我约束,包括消费约束和人类生产约束努力实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就是努力通过提高生产力提升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作为全球性议题,中国一个国家的担当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从国际合作看,中国的表现也应该成为国际社会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合作的价值贡献。

“自我约束”首先表现在控制人口的无限增长。人类自身生产的规模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人类从十万年前到19世纪初,人口数量仅突破10亿,但在随后2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用短短的200多年人口增加到近76亿。技术进步带来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极大地释放了人类自身生产的能力。但如果人口增长和资源生产、分配不能相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源补充不能满足人类增长的需要,世界的发展将不可持续。因此,人类可持续发展同人类的增长密切相关。而中国在该方面最典型的政策是“计划生育”。早在1956年10月12日毛泽东在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中就对工业化与女性社会地位提升、资源公平分配所密切相关的“计划生育”表达了关切。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供应关系指出,中国的农业要通过靠精耕细作来保障粮食供应(“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同时“要提倡勤俭持家,节约粮食,以便有积累。”“还是要节制生育,我不是来奖励生育。”就农业发展的计划性指出:“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 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1973年全面推行“晚稀少”的计划生育,中国开始了人口的计划性生产。相关研究数据显示,1950年到1970年间,中国的人口增长是与世界人口增长同步的,中国人口占全球的比例稳定在22%,但计划生育使得目前中国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到18.4%,按照之前增长比例,中国到2005年少生育了4亿人。当外部世界长期存对中国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非议时,却理解不到中国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自我提升”表现在通过技术进步反补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沙特作为高收入国家,有条件建设了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其背后需要的不仅是巨量资金,也需要技术支持。从此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高度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家才有能力为环境的治理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保障。这也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重视“自主提升”的原因。当世界惊叹当前中国大规模的海洋养殖经济或改造了众多的毛乌素荒漠时,正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绿色产业的重视和持续投入。早在198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强调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性问题,强调经济发展要十分珍惜和保护土地、水源、森林、草原、海洋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矿产资源。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治理和积极倡导循坏经济,并先后推出了诸如退耕还林、减少碳排放、生产技术改造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高度重视生态可持续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与2015年相比,2019年中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23.1%。正如习近平在利雅得峰会所讲,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未来中国仍将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自主贡献”体现中国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加强全球治理的支持。首先,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这种支持既体现在党和政府积极推动国内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也体现在积极参与国际减排协议及开展相关合作。当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广泛推动同相关国家充分利用第四次技术革命领域的合作,正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关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积极推动节约、创新型社会成为世界发展共识。市场经济的重要价值导向是消费,而与消费伴生的却是资源的消耗。当世界通行以GDP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成色时,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国家绝不应忘记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的重要性。毛泽东语录讲“贪污浪费就是极大的犯罪”。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一直受到中共和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一直社会弘扬的主旋律。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对绿色产业投入的能力和迫切性是不同的。因此,中国既不主张对碳排放问题上的一刀切,又积极通过自身努力身体力行推动碳排放的减少。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