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健康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后疫情时代,我们对健康的关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一是自然、疾病谱、压力的变化带来健康挑战,二是群众的健康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三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部分瓶颈尚未解决,包括产业规划、产品供给、互联网医疗等。迫切需要我们推进健康产业供给高质量发展,让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我国现在有3.3亿心血管病病人,每四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心血管病病人,少数民族地区心血管病发生率更严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80%的心血管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另20%病人因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通过运动,节食等方法仍然能够预防其50%免患心血管病。但很多人在无知中走向手术台。冠心病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动脉硬化,第二阶段动脉狭窄但还不到需要放支架的程度,第三阶段放支架,第四阶段做搭桥,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这个内容。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听我讲课,我讲了12年的预防心血病的课程;六年心肺复苏普及活动,带领团队培训了100多万人;2015年发起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健康产业分会;曾受邀在2018年中国-东盟产业大会和2019年亚信金融论坛做主旨演讲健康产业。主办过三届一带一路健康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和健康产品博览会。通过数年的健康产业探索,深知我国健康产业存在的短板和潜力。
一是加快发展高端医疗设备制造业。在五中全会提出的科技强国战略引领下,政府需要从政策、资金层面给予支持,鼓励社会资本、人才投入健康产品的研发。目前我国十大医疗器械设备厂商中,16家是美国的,两家德国的,一家是荷兰的,一家日本的。前50强制药企业里面,全是国外的,没有一家是中国的。特别要关注和鼓励临床医师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他们的创新方向更加切合健康需求。营造良好的机制,克服浮躁心理,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同时加强借鉴国际经验,吸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尽快实现“并线超车”,解决一些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提升健康产品标准规范,严格准入和监管,培育世界级的民族品牌,通过加强内外循环,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健康产品。
二是做好健康产业的规划与指导。健康产业的专业性强,针对目前一些政府、企业对健康市场的把握和理解缺乏专业化的问题,充分发挥医疗健康专业平台和人才的作用,挖掘健康与产业兼通的跨界人才,成立政府健康产业咨询智库,加强对政府、企业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发挥好健康投资作用。政府要做好产业规划,科学布局企业、专业及市场,打造少而精的重点健康示范基地,避免健康项目、健康园区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是高度关注健康养老产品。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产品供给与需求差距巨大,要立足国情,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培养更多专业的照护人员、推进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与服务,比如辅助行动、照护设备、心理疏导、预防老年痴呆等产品,通过提升供给质量,让养老不再成为一件沉重的事情。
三是推进中医药与现代理念与技术融合。中医是进行健康管理的最好的抓手,开发更加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的中医居家设备、中药饮片新剂型等。据统计,现有中医设备中只有20%有科技含量,其他都是中医传统器具。传承好民间中医资源,既要传承好中医的理论与方法,也要让便捷、高效的理念得以融入,让具有高科技中医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作用。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互联网医疗的独特作用。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加强城市公众急救体系建设等领域,要进一步发挥5G时代数字经济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政府既要让其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又要保证充分发挥其活力。现在的互联网医院已经沦落为公立医院的线上诊室,未发挥互联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分级诊疗,服务广大百姓的作用。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差别化发展。医疗无国界,互联网医疗是最好的抓手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用好互联网医疗平台,在临床诊疗、学术交流、中医推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救援等方面加强国际线上合作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健康,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
五、心理管理:心理障碍是很多疾病如癌症,感冒,心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罪魁祸首。随着社会进步和疫情常态化,老百姓心理疾病呈井喷式增长,传统医院的心理门诊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心理咨询要求。急需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建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疏导工作有利于预防其他疾病。
六、2015年我国提出将有12万亿健康产业收入,健康产业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点。但是2018年统计我们只有5.4万亿健康产业收入,这里面有很多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方以促进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七、关注新兴的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新形势下,人们对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也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一些新兴的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将会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比如医美行业,据统计,2018年我国整形美容收入达到了2245亿元,3年内增长31.8%。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美容市场。但是,医美作为拉动内需的切入点还面临着诸多掣肘,包括对医美的认识不足、医美行业规范化程度不够、合格的医美医师严重缺乏,数据显示目前我们整形美容医师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率仅约10%。因此,探索对医美行业实行分等级管理,让等级与门槛成正比,增加专业医师的培训的时间、完善医美行业管理规范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医美行业潜力巨大,前景看好,需要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来支持其发展,继续为扩大健康内需释放更多的能量。
总之,健康产业体量和增速潜力和爆发力巨大,对于扩大内需、提升供给质量,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