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为什么回到乡村来,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有些青春总得在遥远的乡村秀一秀……”这是电影《秀美人生》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也是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脱贫攻坚一线倾情投入、挥洒青春的感人宣言。年轻人的态度,就是乡村的未来。培养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年轻乡村干部,是时代发展的召唤,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求。
随着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圆满收官,一批80、90后村干部走上了村级工作舞台,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大批年轻人选择回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各地村级干部年轻化显露成效,同时也隐现出一些问题,在年轻村干部选、育、管、用、提的“链条”上,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枷锁”约束。
目前乡村干部的待遇较低,不能满足年轻人生活需要;前途不大、发展空间小不能满足年轻人的理想需要;因此多数年轻人受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影响,无法脚踏实地工作,甚至有些会半途而废。村级带头人后备力量始终存在“急招招不到、想用不管用、要留留不下”的问题。处于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的发展阶段,做好年轻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政治意识和组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考虑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工资待遇,落实相关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切实减少乡村年轻干部的后顾之忧。
受传统思维支配,一些现任干部及群众对年轻村干部任职能力存在质疑,“太年轻,不稳定”“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群众基础薄弱”“信任感不强”等,这些质疑声也成为年轻村干部推动工作的重大阻力。究其原因是用人导向存在偏差。需要打破选人用人平衡照顾、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树立重政治思想、重实际政绩、重群众满意度的用人导向,逐渐彰显干部选拔机制的透明化、年轻化、用人惟贤化。要辩证的看待年轻村干部,善于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近年来,科技更新、信息化发展步入快车道,对村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村两委班子普遍存在的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工作精力不足、缺乏创新创业积极性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需要大批优秀的村级干部队伍,特别是急需一批有信仰想干事、有担当敢干事、有能力会干事的年轻人来带领实现。各级组织部门必须从顶层设计上统筹布局、优化配置村级干部资源,构建培养年轻干部的科学体系,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