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鸿蒙会带来什么

高端解读 2021-07-07 15:06:53 管筱璞 李云舒/文 总第440期 放大 缩小

设想一下,你在汽车上语音通话,熄火下车后可以把通话转移到手机,走到家门口再把通话转到智能手环上,然后腾出手翻包拿钥匙,进门后又可以再次把通话转移到电视上,打开摄像头,视频连线……这样的“鸿蒙场景”并不遥远。

6月2日,华为发布包括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在内的多款搭载HarmonyOS 2(鸿蒙操作系统)的新产品。同时宣布,旗下多款设备将陆续启动HarmonyOS 2升级。

开辟鸿蒙,一套未雨绸缪的B计划

从2012年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成立,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起,HarmonyOS目前已历经9年研发历程。2017年,鸿蒙内核1.0完成。2019年8月,鸿蒙OS1.0发布。2020年12月,鸿蒙OS2.0手机开发者Beta版发布。

操作系统如同人的大脑,是手机的根基,有了它,各种APP才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如果不由自己掌握,万一哪天别人不让你用,麻烦可就大了。

自从卷入中美贸易冲突后,华为遇到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就是可能失去安卓系统的使用权。事实上,在同年5月,谷歌就已暂停与华为手机的业务合作,华为只可以通过开放源代码项目继续使用安卓系统,对其海外市场冲击不小。

然而,来自华为内部的消息令人振奋。华为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旦面市,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各种硬件,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通过网络访问的应用。“我们愿意继续使用谷歌和微软,但没有办法,被逼上梁山。”一位华为高管表示。

这套操作系统,就是鸿蒙。它的问世,绝非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对物联网时代的观察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作出的提前布局。

过去三十年,只有微软、苹果、谷歌三家公司的操作系统成功形成了应用生态。业内人士曾这样感慨,“做操作系统的难度就像探索马里亚纳海沟一样,它是很深的,它在最底层,是整个信息产业体系的基础和灵魂。”

微内核完善、外核完善、编译器完善、开发环境完善……鸿蒙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鸿蒙不是“另一套安卓”,而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

自华为推出鸿蒙之日起,外界对其是“第二个安卓”的说法就从未止歇。事实上,不管是“分布式技术”还是“IoT操作系统”,这些概念对大众来说都过于陌生和抽象。

面对种种猜测,华为鸿蒙负责人王成录告诉记者,HarmonyOS的定位一直很清晰,它瞄准的从来不是安卓或iOS,“这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

何为万物互联?万物互联,意味着用一套操作系统,把包括手机在内的大大小小的硬件,从底层连接起来,仿佛融合成一台设备——从手机、手表到家电、汽车,从智慧办公、智慧出行到智能家居、智能工厂,设备“孤岛”之间将无障碍联通,可以更“傻瓜”地去操控。

以鸿蒙为例,在其生态下,使用手机连接显示器,手机就变成了服务器,可以随时随地拿着手机到任何有显示器的地方办公,无需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之间实现互通,平板电脑上无法安装的软件,则可以直接调用电脑上的软件;甚至在未来,鸿蒙有望让“智能手表操控汽车”成为可能。

然而,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通信是一大问题,不同终端的硬件条件也不尽相同。于是,HarmonyOS的分布式技术应运而生。

“大众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它把所有的硬件能力归集到一起,允许每个终端根据需求灵活调用,电视可以调用门口的摄像头,手表可以调用手机CPU的算力实现资源共享。”鸿蒙相关负责人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HarmonyOS并不是简单的手机操作系统,但可以认为华为手机是个巨大的“遥控器”,通过鸿蒙分布式技术把生态链上所有支持鸿蒙系统的产品连接起来。理论上,在鸿蒙系统下,设备的能力可以无限延展。

“我们不是做一个安卓或iOS的替代品。”在王成录看来,如果没有本质差别,很难建立起新的生态链;一个新系统要成功,关键是抓住产业转型的时机。“物联网飞速发展,带来未来10年产业变革期,这将是自主操作系统的历史性机遇。”

“一定要让生态长在自己的地基上。”王成录说。

中国产业界对鸿蒙及其产业生态反应积极,已有美的、科大讯飞、苏泊尔等30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鸿蒙生态

“HarmonyOS通过分布式技术让一套系统满足大大小小多种设备需求,实现弹性部署。对于开发者来说,HarmonyOS可以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让多设备应用开发更加简单。”王成录表示。

由于HarmonyOS在技术和理念上显露出明显的优势,其生态建设也驶入了快车道。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披露,截至目前,鸿蒙生态已经发展了1000家硬件生态伙伴、超过1000家模组和解决方案伙伴。华为正在与全球排名前200的APP厂商沟通合作,共同开发跨终端设备的应用。

来自市场的反馈显示,覆盖家电家居、运动健康、饮食出行、影音娱乐、办公教育等领域的中国产业界对HarmonyOS及其产业生态表现出积极态度。业界也普遍认为,基于“兼容”和“开放”特性的HarmonyOS,将为全球市场带来良性竞争和正面刺激效应,为全球数十亿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市场选择。

华为公司此前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的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美的、科大讯飞、苏泊尔等30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鸿蒙生态,预计2021年有40多个主流品牌成为鸿蒙体验的新入口。

对华为的全面制裁非但没有得逞,反而促使华为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

任正非在华为“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专家座谈会上向与会者“交了底”,做手机操作系统和高端芯片都是出于战略考虑,“(别人)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华为海思芯片就是如此,所有“备胎”一夜转“正”。2019年5月17日凌晨两点多,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给员工们发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写道:“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华为不是唯一被美国制裁的中国企业,却是受美国制裁程度最严重的中企之一。今年4月12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分析师大会上坦言:“华为对被移出实体清单不抱任何幻想,也做好了长期在实体清单里工作和生活的准备;华为也不会在假设和幻想下去制定公司战略,目前的战略和具体举措都是围绕华为长期在实体清单下能够生存、发展来制定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反观鸿蒙,其战略意义不容小觑。在手机硬件难以迭代的情况下,通过专有操作系统的部署,提供超越或至少不亚于安卓系统新机的使用体验,尽可能减少存量用户流失,必将为硬件供应链重新打通后的“战略反攻”创造基础。

据了解,华为今年准备在三方面发力:一是大力投资那些较少受美国制裁影响的业务,如去年收入逆势增长168%的云计算业务;二是将过去储备的大量技术以新产品的方式变现,如将运营商业务中的光通信技术用于打造汽车的激光大灯、车载抬头显示等;三是聚焦中国市场,华为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去年总收入的65.6%,2021年,海外市场依旧受疫情和地缘政治冲击,华为的5G、政企、云和汽车等新老业务将更加倚重本土市场。

鸿蒙初开,未来可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