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关注 2021-10-08 总第443期 放大 缩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

危亡中起航、绝境中淬炼、困苦中奋斗、变局中开拓……一部百年党史,一部可歌可泣的精神史。

为什么,危难之际总有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为什么,共产党人能用无形之精神创造有形之奇迹?为什么,革命精神在这片热土上传承百年依然朝气蓬勃?

这是历史的追问,也是时代的追问。

走过千山万水,精神之光永存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气势恢宏。

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场景再现中国共产党重整河山、改天换地的革命奋斗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一座绞刑架,让观众们驻足,追思90多年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从容赴死的那一刻……

彼时的山河,长夜如晦、屈辱如山。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诗人写下深重的感慨。

“为什么我们从前是顶强一个国家,现在变成这个地步呢?”有识之士痛彻心扉地追问。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播火者”留下必胜的预言,含笑燃烧了自己。

信仰的火种,就在最寒冷的季节撒向大地;精神的光芒,总在最黑暗的时刻迸发。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在寻常日子召开的会议,为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写下了光辉的开篇。

此间曾著星星火,到处皆闻殷殷雷。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国家民族陷于艰辛困顿之际,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志士,悄然成立了一个政党。这个心怀远大理想的政党,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这是伟大实践孕育的伟大精神,亦是伟大精神成就的伟大实践。

有人说,共产党人是谜一般的“特殊材料”铸成——对死亡的蔑视、对艰险的无畏,令对手胆寒、令后人敬仰。

日军甚至解剖了杨靖宇的遗体。胃中只有树皮和棉絮的抗日英雄,靠什么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中誓死不降?

敌人将竹签扎入江竹筠的十指。是什么让这个弱女子没有松口泄露党组织的任何秘密?

那是因为:革命理想高于天!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飞出牢笼的鸟儿——丫鬟、童养媳,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根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意大利诗人瓜格里尼曾这样描述红军长征。

精神的种子一旦萌芽,就有顶起巨石的力量。

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的年轻人视死如归,拖着疲弱的身体,冒着敌人的炮火,在两年时间内总行程达数万里,跨越近百条江河,翻过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平均每天都要经历一次遭遇战……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这是无数喷涌的鲜血、闪光的青春、无畏的勇气谱写的精神礼赞。

这礼赞的字里行间,写满对信仰的坚贞——

“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

通向刑场的100余级石板路,敌人放言“回一回头就不杀”。26岁的共产党员何功伟唱着《国际歌》一级级走过,没有回头。

这礼赞的字里行间,写满对家国的热爱——

“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革命烈士刘伯坚在自己的遗书中嘱托亲人,“最重要的,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

这礼赞的字里行间,写满对人民的真挚——

红军早期将领王尔琢向父母写下“托孤书”,“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百年峥嵘。从上海石库门出发,自嘉兴南湖起航,走过赣水闽山的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迈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渡过浩浩荡荡的长江天堑,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走过千山万水,精神之光永存——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一唱雄鸡天下白。世界的东方,站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

此时,昂扬起改天换地的革命气概的,是整个中华民族。

805步,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程茂友记得的鸭绿江桥长度。

“每个过江的战士都是抱着用生命保卫新生共和国的决心,视死如归。”程茂友说。

这是立国之战!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中华民族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战士中有邱少云。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的他,强忍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战士中有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他舍身堵枪眼,用生命为战友扫清前进的道路。

战士中有罗盛教。天寒地冻中,他三次潜入冰冷的水底,以自己的生命,救出了朝鲜少年。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激发出改天换地的革命气概的,是伟大的中国人民。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1952年2月,毛主席对新疆10多万官兵发布就地转业命令。

1954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喝苦咸水,住地窝子,人拉肩扛,挖渠引水,开荒造田,节衣缩食,白手起家……

沙漠变绿洲,荒原变家园。

出发!向西部。1955年,上海的交通大学在中央安排下迁往西安郊区。

一年内,包括815名教职工、3900余名学生在内的6000多名交大人横跨中原,扎根内陆。

星光不负赶路人,如今的繁荣西部,就是时光的奖赏。

1960年,在东北苍凉的黑土地上,4万多名转业官兵、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打响了大庆石油会战。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打第一口油井时,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奋战3天3夜,硬是靠双手和肩膀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立起。“铁人”的称号不胫而走。

而这群同王进喜一起战天斗地的石油人,他们的意志汇成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庆精神。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西北大漠深处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火球腾空而起,结成一朵硕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试验场区欢声如雷,无数人流下热泪。

只有热泪明白,为了这朵蘑菇云,全国上下投入了多少珍稀的资源,贡献了多少不眠的日夜,集合了多少智慧的大脑……

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一个个实现。

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一位在陕北梁家河插队的青年十分激动。他,便是习近平。

“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道。

那是精神熔铸的时代,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那是辽宁抚顺细雨绵绵的一天,一名22岁的青年军人在执行运输任务时受伤倒下,再也没有醒来。

这名青年叫雷锋。牺牲时,他的名字还未家喻户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自己省吃俭用,把钱用来帮助受灾群众和家庭困难的战友;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为群众服务;为人谦虚谨慎,做好事从不留名……人们感动于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情怀,直到今天仍念念不忘。

“活着我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誓言如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对党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风雪夜访贫问苦,面对老乡“你是谁”的疑问,一句“我是您的儿子”,成就他亲民爱民的佳话。在兰考的两年,焦裕禄加速燃烧着自己,精神的光芒照亮了几代人。

“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将革命的精神力量投入建设的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令世界惊叹。

改革开放——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2018年12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一部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生动的精神淬炼史。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

正是那年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间破旧茅草屋内,严宏昌等18位农民出于“填饱肚子”的朴素想法,签下一张“生死契约”,按下红手印开启“大包干”。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生产积极性极大调动,小岗生产队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13.3万斤,是前10余年产量的总和。

犹如一股强劲东风,“大包干”冲垮“大锅饭”,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

伟大的精神催人奋进,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不少奋斗者凭借“拼”一次、“闯”一把的信念投身时代洪流,神州大地迸发出勃勃生机。

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于是,在深圳湾畔的蛇口,打响了冲破思想禁锢的“开山炮”。

40余载,深圳从一个落后的沿海渔村,发展成为今天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从包产到户点燃“星星之火”,到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每一次质变跃升,无不来自奋斗者们从改革开放大潮中汲取勇于突破、追求创新的精神力量。

除了敢破,还有敢为。

伟大的实践是伟大精神的“磨刀石”。“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大无畏精神,在青藏铁路沿线传承。

青藏铁路全线建设历时近半个世纪、克服多年冻土等世界性工程难题,在施工现场,除了氧气瓶、道钉外,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传奇故事写满天路。

今天,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这条钢铁天路已经安全运行10多年,每天呼啸而过的列车,用越来越快的速度刷新着高原铁路运行的世界纪录。

1979年至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2.8%的增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伴随改革开放春风,我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仅实现经济建设、物质生活水平一路高歌,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盈,让人为之振奋。

曾记否,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女排创下史无前例“五连冠”的岁月?无数观众心潮澎湃,女排姑娘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身影,不仅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精神的象征。

曾记否,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不眠之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高光时刻?那不仅是一届惊艳世界的体育盛会,更是一个让世界充分感受中华民族鼓足精气神、昂首前行的精神舞台。

曾记否,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那一刻的热泪盈眶?回望“神舟”的飞天航迹,中华民族“摘星揽月上九天”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航天人”身上所展现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成为浩渺天际中最耀眼的星。

危机关头见真章的精神力量更加激励我们逆风攀登、勇敢向前:亿万同胞团结互助、迎难而上,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胜利;无数国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夺取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一座座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拔地而起时,我们的精神大厦也巍然耸立。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书写新时代的精神史诗

2021年“七一”前后,安徽合肥,以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命名的“延乔路”路牌下,摆满了人们自发献上的鲜花。

矢志不渝的初心,凝聚起千万颗火热的心。

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湘江战役87年后,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总书记动情地说:“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信仰如炬,照亮新时代的长征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精神的力量。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总书记频频打卡“红色地标”,重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探寻中国共产党屡屡绝处逢生、创造奇迹的“密码”。

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伟大斗争,今天,我们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继续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答案仍是革命精神。

盛夏的百坭村,漫山苍翠,鸟鸣阵阵。人们从各地走进村里的黄文秀先进事迹陈列馆,在一件件展品前静静驻足。

遍访贫困户、推广种植砂糖橘、建立电商服务站……驻村一周年的那天,黄文秀已在崎岖的扶贫路上奔波了两万五千公里。

“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阻拦我前行?”向贫困宣战,不顾自己的利益和安危,这是黄文秀无悔的扶贫长征。

脱贫攻坚以来,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尽锐出战,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

汗与泪的磨砺铸炼了筋骨,也铺陈了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

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激荡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精神丰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

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谱写气壮山河的精神凯歌。

我们看到:满头银发买着无座票赶赴武汉的钟南山院士;因操劳过度而“把胆留在武汉”的张伯礼院士;身患渐冻症仍蹒跚急行的张定宇院长;为研制疫苗日夜奋战、以身试险的陈薇院士……

我们看到:牺牲在湖北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刘智明、基层民警吴涌、社区干部廖建军;日夜早出晚归接送武汉医护人员上下班的爱心人士;疫情退去接单量减少却连连说“高兴”的送餐员……

小到一家,大到国家。“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处处闪耀。

2021年6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火箭巨焰升腾,神舟飞船再度飞天,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taikonaut(中国航天员)”——中国人在太空中有了自己的专属名词。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组网”到“探月奔火”……星辰大海的征途,闪耀着中华民族的荣光。

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一个时代充盈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伟力。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鲜明标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阐释中国奇迹的精神密码。

如基石、如火种。

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在嘉兴南湖的水波粼粼、井冈山头的翠竹青青、西柏坡上的白云悠悠,留存于大江大河的奔涌、日升月落的永恒,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薪火相传,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程又一程。

今天,中华民族又站在新的历史关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斗争越是艰险,精神越显伟大。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