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 ='';
if (strpos($title,'——')){
$titlearr = explode('——',$title);
$title = $titlearr[0];
$title2 = $titlearr[1];
}
?>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离不开技术进步带动产业整体升级,抓住产业升级新机遇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此角度,产业升级绝不仅仅是经济和发展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从产业升级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成效看,中国对此的经验和感受是深刻的。就当前看,新时代以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的整体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方向。这个方向既是塑造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也是中国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2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发表讲话,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月27日下午,习近平到山西瑞光热点有限公司考察调研,这是2016年以来连续7年调研煤炭相关的改革议题。正如人民日报以“总书记为何连续七年看煤炭”文章所指,总书记的关注“关于历史,关于现在,也关乎未来。”
重视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升级是十九大以来中国发展方向。当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次综合性产业升级和革命,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将是史无前例的。相比于建国初期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作为中共的最高领导集体,在十九大以来总共已召开的36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关于重视新技术影响和应用的直接议题有六次。包括第二次“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第九次“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第十八次“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第二十四次“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第三十四次“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第三十六次“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占到1/6。如果将涉及到新时代塑造发展新动力的内容考虑在内,则第三次“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关于做大做强现代化的实体经济、第八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等议题都同新条件下产业升级密切相关。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众多发展议题中,执政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如此密集学习新技术变革,足见新时代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高度关注。
产业升级将意味着社会更大规模的就业和包容性发展。历史地看,在产业大规模升级过程中,由于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带来了资源的更加高效使用和分配,也带来人类自身数量的快速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数百上千年前,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地球所承纳人口已经导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战争频繁和冲突不断,但当前技术的不断进步却使地球承纳了更多的人口并实现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人类更高的生活质量。这种经验对于广大仍在探索发展转型的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下的产业升级,意味着的能效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重塑。在此过程中,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技术的进步会带来就业机会的下降。事实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总体趋势是社会分工更加精细,也会由此产生更多细致的行业分工。技术的进步,将伴随更高级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并伴随有新的教育、培训、服务等新的产业得到发展。可以看到,随着当前科技的进步,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在加速推进。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如生物技术已经在规模性地向工业领域扩展,传统的能源、石化材料等正被新的生物技术产品所替代。新的数控技术带动下,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利用日益精益化和高效化。
了解产业升级背后的历史逻辑,是认识当前产业升级重要性的基础。人类对地球历史形成的石化“碳”资源的现代化开发和利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代表着过去人类的科技能力和水平,也造就了过去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人类已经完全掌握大规模对即时“碳”资源的收集和使用,可以通过对“风”“光”等资源向电力的转化。一定视角看,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模式是与人类社会秩序特点相关的。如果说历史上长期存在资源争夺塑造了不同的国际关系,也反映了特定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那么当前和今后的新能源发展领域,全球在很多地方有巨大的开发空间和潜力,如萨赫勒地区拥有的巨大的太阳能,很多滨海地区的风能……广泛利用这些巨大开发潜力的资源,将是人类解决现有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在利用各自优势实现对新能源的共同开发过程中,将塑造新的国际合作和人类交往关系。能源短缺的解决,将极大地推动其他生产、生活方面的进步。
产业升级常冠以“革命”,表明产业升级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尽管产业整体升级中不可避免伴随阵痛,但以“自我革命”方式推动产业升级是社会治理和发展进步的主动积极方式。传统产业的整体升级,必然带来利益结构的调整,也是一次利益格局的重塑。在产业的整体升级过程中,利益结构调整或体现在社会的对立加剧,或体现在以自我革命推动和实现了新的发展。这也是理解近代以来大规模产业升级也被集中描述为“工业革命”的一个视角。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需要的土地引发了对地主阶级的革命,社会主义社会化的生产和分配需要引发了同资产阶级新的斗争。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万众创业引发了传统生产、供应商经营模式的变革……“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升级必须用“革命”的态度应对,这是能源升级换代视角看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视角。当中共和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双碳”目标时,并不仅仅是对气候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对中国努力实现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和勇气。同样,中国的这一立场也体现国际合作中。2021年11月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中明确提出:“人类需要一场革命,通过加快可负担的绿色低碳转型等方式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助力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把握好新时代产业升级的驱动特征,有序推动产业系统升级。首先,从绿色清洁能源入手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新格局塑造。作为工业上游产业,工业产业的整体升级离不开能源行业的变革驱动。无论是蒸汽驱动的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还是电力驱动的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高效能源的使用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绿色能源已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识背景下,“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改革正是又一次重要的产业升级变革。“双碳”同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概念一并成为反映产业升级时代特点的用语。其次,推动能源统一大市场建立基础上的发展由资源、资金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型。2021年以来,国内、国际能源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这一现象既有疫情防控对物流和生产造成的影响,但更是全球能源发展新旧动能切换的表现。就国内市场而言,加快高质量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实现“双循环”的重要前提。稳步有序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并构建绿色能源发展新格局过程的同时,通过产业升级或发展转型补偿部分地区的“生态欠账”将有助于我们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由此,我们可以理解2021年11月2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中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和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加快科技改革攻坚任务和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南南合作重视分享中国产业升级发展经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发展滞后,根本上是制度的激励作用不够,在产业层面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能力较低。中国的快速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密不可分。这是中国的发展经验,也是中国积极同发展中国家分享的有益经验。历史地看,中国长期处于技术落后或先进技术短缺的国际地位。由此,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获得先进技术并推动产业的整体进步。经过几十年的这种发展导向,中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新时代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次的南南合作中强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希望发展中国家能共同把握历史机遇。2018年7月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中高度肯定了会议主题“金砖国家在非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共谋包容增长和共同繁荣”,并加强要加强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工业化合作。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通过的“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使各国加强合作,共同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广泛受益”。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