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展现新气象 担当新作为 ——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施政周年观察

两岸 2023-08-05 总第468期 放大 缩小


  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6周年纪念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也履新满岁。一年来,特区新管治团队和社会各界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提出的“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为引领,共同努力,坚定迈向“由治及兴”发展新阶段,多元动能蓬勃生发,“一国两制”实践在新征程上呈现多彩新气象。

  “世界变得好快,不进则退,香港不可以慢,不可以等。”回顾一年来特区的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我对香港充满信心。香港大有可为,风光无限。”

  善作善成良政善治展新风貌

  香港如何更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这是香港特区立法会不久前举行的第十次“前厅交流会”的主题。“前厅交流会”作为一个新机制,为一年来特区行政、立法的紧密协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年来,特区政府紧锣密鼓向特区立法会提交系列政府法案并最终获得通过,家族投资税务宽减、法律执业者条例修订等相关法案,不断助力香港经济民生的改善和特区管治水平的提升。

  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指出,香港以往较奉行“小政府、大市场”的运作模式,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主动积极作为,包括对内促进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外力求讲好香港故事,希望凭借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贡献国家发展。

  “在行政主导下,行政立法关系踏上新台阶,本届政府和立法会良好互动,令施政更畅顺。”梁君彦说。

  以结果为目标,是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共识,无论是推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还是设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都体现了努力把握住改革窗口期和发展机遇期、积极作为的风格。

  作为驱动香港再创高峰的新引擎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北部都会区建设广受瞩目。特区政府今年6月成立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并将在今年内制订和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

  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首份财政预算案则从数字经济、Web3(第三代互联网)、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引进企业、汇聚人才五个方面入手,以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中,“抢人才”“抢企业”政策反响热烈:短短5个月,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约84000份申请,逾49000份申请获批。新设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尤其受欢迎,收到32000多份申请,超过21000份获批;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成立6个月来,已与超过150家企业会面,取得良好成果。

  “以北部都会区和‘八大中心’建设等为抓手,新一届政府展现了魄力和闯劲,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说。

  一组数据可资佐证——香港2023年首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扭负为正,实现2.7%的同比增长;香港失业率由去年第二季度的4.7%回落到目前的3%;固定投资在今年首季同比实质增长近6%。

  活力迸发深度融入国家发展

  7月1日零时起,已获批的香港私家车可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往来香港与广东省,“港车北上”的政策红利,将为粤港之间经贸和人文交流提供新动能。

  “融入国家”是新一届特区政府的施政关键词。一年来,由李家超担任组长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已召开三次会议,聚焦讨论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各个战略,包括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香港与内地不同区域合作的工作进展、未来重点推进项目以及具体工作计划。

  新的变化正在发生:

  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推出港股通人民币柜台,启动“北向互换通”,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粤港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协议》《粤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协议》《关于深化粤港金融合作的协议》等合作文件。

  一次次往来频密进行——2023年上半年,特区政府多次带领各界人士到访北京、重庆和大湾区内地主要城市;香港高中生陆续组团赴内地考察,预计到8月份至少有4万名香港学生成行。特区政府教育局还宣布,每年会提供约10万个名额,给予中小学生最少一次到内地交流的机会,以增强其国民身份认同、提升民族自信。

  一个新角色日益巩固——特区政府率团赴中东等海外地区进行商务考察,向当地推广香港的商贸和投资机遇,并签订多份合作备忘录或意向书;国际金融论坛香港中心揭牌成立,为包括内地人士在内的全球经济和金融领袖提供更多对话交流机会;今年上半年香港两度发行绿色债券,都创下当时亚洲区内同类债券发行金额的最高纪录。作为“超级联系人”,香港正善用“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服务国家所需。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新一届特区政府明显提升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速度和力度。”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香港要更好地成为内循环“参与者”和外循环“促进者”,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

  呼有所应全力以赴改善民生

  位于铜锣湾摩理臣山道的香港首个青年宿舍,今年3月迎来了首批住户。这个每月仅需缴付3800至4800港元不等租金的项目,为香港青年提供了轮候公屋或居屋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6月,从事金融行业的王小姐成功入住青年宿舍。她说,公寓内部设备很齐全,环境颇好,工作人员很亲切,周围交通十分便利。“非常满意,切身体会到政府对市民的关怀。”

  住房、就业、教育、养老……去年7月摆在新一届特区政府面前的,是沉甸甸的民生考卷,破题箭在弦上。

  居住问题久久为功。特区政府计划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预计首4个项目的营运招标工作最快于2024年第一季度陆续展开;截至今年3月底,过去一年获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为5.3年,较上一季缩短0.2年。

  持续推动就业改善。特区政府推动境外交流实习计划,包括恒常化推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增加“青年内地及海外实习计划”每年受惠人数,至2024年不少于4800人。

  积极支持“老有所依”。“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在香港多区陆续启动;长者医疗券计划的适用范围获得扩展;在2027年年底前增加6200个资助安老院舍宿位,增幅20%。

  “新一届特区政府的确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说,特别是走访基层家庭认真倾听民意,并将其转化为工作目标,这十分值得肯定。

  “从改善市容到扶老助弱,特区政府回应百姓关切、解决民生问题的效率很高,让市民实实在在地受惠。”香港市民陈琴玲说。

  固治保兴夯实和谐稳定之基

  不到1个月,逾161万签名。香港社会各界对特区政府提出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于此可见。

  “因为大家明白,只有确保国家安全,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才能令区议会重回服务市民、为市民谋福祉的正轨和初心,重塑后的区议会才是港人要的区议会。”香港大学中国制度研究中心总监阎小骏说。

  新一届特区政府始终将维护和谐稳定作为施政的重中之重。李家超在今年4月举行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上指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国安、港安、家安,社会各界纷纷行动。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筹办的“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公布《教师专业操守指引》;全港18区首次同期举办推广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首次举办“维护国家安全杯”和“纪律部队推广国家安全教育比赛”……

  爱国,更成为香港管治队伍的底色。

  5月18日的立法会议事厅内,首场“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正在进行。特区立法会议员陈勇的发言台上,“爱国爱港主流价值”的字牌格外亮眼。和他一样,第七届香港特区立法会的所有议员都秉持着同样信念。

  “新的治港者要爱国爱港立场坚定、管治能力突出、热心服务公众。只有这样,才能以实际行动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基本法权威,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竭诚奉献。”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说。

  放眼前路,治港者们需要做的更多。

  “特区政府将继续本着为香港谋发展、为市民谋福祉的理念,从长远考虑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做实事。”李家超表示,“务求与大家一起追时间、追结果、追前列,共同建设一个安居乐业、更美好的香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