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 ='';
if (strpos($title,'——')){
$titlearr = explode('——',$title);
$title = $titlearr[0];
$title2 = $titlearr[1];
}
?>
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县域活则全省活。“百千万工程”实施近一年,作为广东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抢抓实施“百千万工程”机遇,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扭住麻竹笋和英德红茶两大抓手,走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介绍说,英德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清远市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持续以“产业强”带动“县域强”,努力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争当示范。
张杨彬书记在调研石门台饮水工程现场
英德“百千万工程”解法一:夯实县域发展的产业根基
县域高质量发展建立在强大的产业基础上。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英德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打造产业强县。
英德市委市政府抢抓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重大历史机遇,立足优势产业和产业优势,纵深推进产业兴市、产业强市,加快形成“一产稳、二产强、三产活”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力争创全国百强县。2023年前三季度,英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7亿元,增长3.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1亿元,增长7.5%,两项增速均领跑清远各县(市、区)。
在做大工业产业上,牢固树立“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理念,围绕加快迈入全国百强县这一目标,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一是突出全链条发展优势产业。发挥英德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两水一钢”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链补链,支持海螺等本土实体企业发展光伏发电,实现能耗对冲,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三大化工园区的稀缺优势,推动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打造省级金牌化工园区,推动19家化工生产企业实施技改项目26个,广康生化于2023年6月成功上市。
二是突出聚集发展建强产业平台。坚持集聚化、集约化发展工业,强化平台引领,持续补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园区供电、供水、供热、供气、交通网络,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把英德高新区、广德园打造成为承接大湾区产业梯度有序转移的重要平台,积极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产业共建、产业合作。今年1-10月英德高新区和广德园两大园区新引进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52.67亿元,新增动工项目15个,新增投产项目22个。
三是突出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划项目就是谋未来,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一把手工程”机制和以项目落地实绩为导向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创新实施首接负责制、否决报告制、限时办结制和项目跑腿代办制,规范政企合同签订和政商交流交往,全力解决“未批先建”“插花地”等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华电分布式能源站等27个项目顺利投产,广晟二期等18个项目动工建设,百亿级项目国能清远电厂一期工程计划于12月竣工投产,完成工业投资75.16亿元,同比增长44.4%。全力降低工业用地价格,拟投入6亿元债券资金在英德高新区建设标准地、标准厂房,推动项目“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积极应对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蛙跳效应”。
张杨彬书记在调研旧城改造
英德“百千万工程”解法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英德素有“中国红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的美誉,立足英德红茶和麻竹笋产业基础好、联农带农效益明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比较优势,精准选取特色优势产业,把英德红茶、麻竹笋列入两大百亿产业重点扶持打造,统筹清远鸡、丝苗米、水产、肉鸽等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2+2+N”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积极争创广东省农业第一大县,发展乡村产业助力壮大县域经济,推动英德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英德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抓住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重点,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原则,坚持“山当田耕,竹当菜种”,大力发展“麻竹笋+预制菜”,推动英德红茶抱团发展,走好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建成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让农业产业特色更特、优势更优。2023年全市新增麻竹种植面积超15万亩,总面积增至80万亩,产值预计达61亿元;英德红茶亮相中法元首茶叙,品牌声誉度在红茶类中位居全国第四,产值预计达75亿元。
做优研学产业。旅游是“走马观花”,研学是“下马看花”。英德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挖掘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积极培育壮大生态旅游、民宿经济、沉浸式研学等产业发展,率先提出打造“研学之城”,初步完成全市研学发展规划及“绿美英德之旅”等6条精品研学线路,设计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人气、促进增收的研学产品,全力打造省级研学标杆城市,以研学产业之兴带动服务业之旺。奥园巧克力王国景区成功升级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广东文教智谷项目落地建设。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全市接待游客66.5万人次,同比增长130%;实现旅游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163%,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英德“百千万工程”解法三: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
近一年来,英德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做实乡镇节点,建设和美乡村,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英德市坚持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的战略方向,突出县镇村三级联动,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村的资源,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和势头,抓实“百千万工程”,以最大力度尽快补齐最突出短板,把短板变为潜力板,为广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供“英德样板”。
一是抓县域发展。加快县域产业培育和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引导各镇村走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英德东乡片区是工业园区主阵地,英德高新区及两大化工园区坐落在此,重点推动工业企业入园发展,服务好佳纳、稀美、粤北钢铁等重点企业集聚发展。西乡片区农业基础较好,积极构建了英红镇英德红茶核心区,西牛镇麻竹笋核心区,其他各类产业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百千万工程”最重要因素在于人,吸引人员回流需要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短板。英德积极构建完善“一江两岸、一核一区两中心”的城乡发展格局,持续扩大市区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通过多年的建设,清远英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大湾区产业转移的载体
二是抓城镇提能。坚持品质提升,以美丽圩镇建设为抓手,对标对表“七个一”要求开展美丽圩镇建设和乡镇分类创建等工作,积极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推动镇街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等,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坚持改革探路,以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连樟样板区和浛洸镇省级城乡融合发展中心镇改革为突破,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县镇两级财政体制改革,让乡镇不仅能干事,而且能干成事,把乡镇打造成为乡村治理中心、乡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坚持典型引路,持续推进中心镇、美丽圩镇典型镇培育工作,集中资源打造中心镇3个、专业镇6个、特色镇10个,英红镇入选全省首批典型镇,13个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村。
三是抓乡村建设。激活乡村资源。以连樟样板区“三块地”改革为突破,积极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造特色乡村风貌。立足乡村风貌、突出乡村特色、保留乡土气息,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引领,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乡绿化美化,目前全市农村厕所和垃圾处理完成率100%,80.6%的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实现人居环境靓起来。抓实乡村治理。强化党建引领,总结推广“连樟经验”,持续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等措施,大力推广“网格员+信息员”,全面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全国文明城市四级同创为抓手,建立村规民约,探索建立“一会一队两站”(乡贤会、党群志愿者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服务站),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大榕树下的小讲堂”、乡村新闻官作用,滋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