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 ='';
if (strpos($title,'——')){
$titlearr = explode('——',$title);
$title = $titlearr[0];
$title2 = $titlearr[1];
}
?>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最大的政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有大的担当。在习近平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作的巨大贡献。习近平主义指引下的中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种全新参照,开始全面进入世界舞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向世界提供的核心发展理念,体现着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具有强大的理论吸引力、思想感召力和实践生命力。
一、从中国发展大视野看,极大地拓展了中国道路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近代以来,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中国频遭列强欺凌,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夕的100多年间,中国被迫同外国共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危局,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废除了列强用枪炮强加给旧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旧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继而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果断抓住机遇,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和新任务,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十九大进一步确立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新时代号角。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规划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路径,展望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对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进入了新时代,一方面是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从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而提出来的。我们要认清中国发展大势和世界发展大势,抓住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提供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辉煌的新局面。用新时代界定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利于在今后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已难以为继,盛行一时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风光不再,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各种弊端积重难返。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但世界依然面临一系列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自身发展同世界各国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显著增强,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空前提高。时代催生思想,实践产生理论。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新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当今世界的发展更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这就是习近平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
二、从人类发展大潮流看,极好地传递了中国理念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宣告了冷战结束,资本主义世界一片欢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当时,一些西方政要和学者迫不及待地宣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完结,欢呼历史已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就在此时,邓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坚定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惊惶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本质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西方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一次集中爆发,导致西方世界整体进入了下行轨道,至今无法恢复元气。随着危机的持续深化与扩展,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霸权和制度吸引力显著降低,世界上的左翼力量和马克思主义思潮明显在复兴,世界各地再次出现了“马克思热”。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有力驳斥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污蔑。习近平特别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丢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且始终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我说过,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谴责穷兵黩武的霸权之道,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并带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严重冲击了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的西方现代化模式,颠覆了那种惯以西方价值标准为圭臬来衡量其他国家的狭隘认知。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当今世界是一个需要新理论的世界,当今中国是一个能够产生新理论的国家。关于理论创新,毛泽东曾经说过一段非常重要的话,“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习近平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大成果,其所包含的关于世界治理命题的中国方案合时而生,必将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这就是习近平主义的世界意义。
三、从世界格局大调整看,明确提供了中国方案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从现实维度看,我们也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贸易保护主义所共同构成的全球治理危机,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现有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合理造成的。习近平指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洞察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趋势,顺应并引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中国秉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发展理念,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构建客观反映国际力量对比现实的全球治理体系,为人类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难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推动。
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2017年11月,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会议通过了“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再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其中,这是该理念首次被纳入联合国安全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向世界提供的核心发展理念,体现着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具有强大的理论吸引力、思想感召力和实践生命力,在全球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成为有关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中国在宣示以更为广阔的胸襟和更为大胆的力度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同时,也表明了要以自身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与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意愿,要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方案正在进入推动新的经济全球化的实践历程。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方案的普遍认可、积极响应,进一步凸显了全球治理视域下习近平主义的世界意义。
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如何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在探索和思考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能够准确判断世界发展潮流和时代发展趋势,明确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方位和现实条件。21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所赖以存在的时代条件和现实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此,习近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进行了深刻分析。
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注意到“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总体上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在遭遇重大挫折后仍在坚韧地向前发展,资本主义在进行自我调整的同时疲态尽显。其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新变化与力量对比新态势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考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两制关系和力量对比向着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向发展。21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锐意改革,顶住了继续衰退的压力,以顽强的生命力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资本主义制度却深陷世界金融危机之中,新自由主义遭受广泛质疑。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竞争比较中展现出优越性,“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两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
世界社会主义谋求振兴既需要牵引力和推动力,更需要内生驱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进入了新时代,而且以其卓著的发展成就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完全有能力走出低谷,能够在21世纪迈向振兴。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他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统思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之道,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结合起来,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思想启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一直面临一个重大难题,即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建成并且得到巩固发展。为了解决这一历史性难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顺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指出:“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完全可以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得到巩固、建设和发展。习近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深刻阐明:“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板,不是简单套用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流砥柱,是起引领作用的旗帜。“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但是,与此同时,习近平还明确指出:“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新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主义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熟以前,人类社会大致存在两种类型的现代化模式。一种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另一种则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就是相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现代化模式而言的。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根本区别于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人类现代化进程首先从西方国家开启。习近平曾指出:“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但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在本质上是资本驱动并主导的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中获得了关于现代化的本质性认识。习近平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这就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所蕴含的资本为核心的现代化及其所导致的人的异化形成了本质性的区别。从“人的现代化”出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旨归就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一切社会性条件,“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多次从现代化本质维度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明确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升华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性要求。如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中国式现代化是综合平衡的现代化,显著区别于失衡跛脚的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上属于一种赶超式现代化,客观上也促进了苏联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快速发展。但它过于注重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技术和军事层面的器物现代化,但是缺乏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层面的制度现代化,最终导致破产。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注意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1956年,毛泽东就提醒我们,“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也讲过:“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统、全面地理解现代化内涵:在领域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体性现代化;在治理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注重“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国家发展目标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制度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13个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在实践层面,强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现实也证明,综合平衡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揭示“中国之治”的密钥。
中国共产党在回答现代化之问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既要保持自身独立性又要加快发展,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快速发展之路。毛泽东曾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决议》把坚持独立自主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次逻辑主要是指中国样本的特殊性背后所蕴含的普遍性规律,这种普遍性规律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样本的最大意义,独立自主就是对这种普遍性规律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讲,独立自主并不是仅仅就某一个国家现代化战略而言的,而是针对那些具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的。之所以强调独立自主,这是由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结构性因素综合决定的,习近平总结为“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即“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概言之,这些结构性因素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条件,必须在对这些客观条件的认识基础上由本国人民独立自主地予以确定现代化发展战略。
此外,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对此,习近平谈到:“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在于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围绕发展问题,习近平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一是关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二是关于发展的契机和科技革命,指出“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三是关于发展的理念,强调“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四是关于发展的动力,指出“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五是关于发展的底线,强调“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些重要论述虽然是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中国之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带有全面性、普遍性特征,是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解答。
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其发展经验对于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主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型现代化、如何开辟新型现代化道路这一重要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由于其话语霸权长期垄断关于现代化的知识体系,“言必称西方”一度成为学术界和社会舆论的思维惯性:一是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用西方国家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传统来框定、界定现代化内涵,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来构建、型塑现代化的普遍模式;二是认为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把现代化的逻辑化约为资本的逻辑、市场的逻辑,把社会的整体性抽象为个人本位主义、极端自由主义;三是认为现代化就是去传统化,把现代化转型看成是一场告别传统社会、传统文化、传统秩序的激烈运动,割裂传统性资源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联系。这种现代化理念的严重后果就是容易制造西方与世界、社会与个人、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对立与撕裂,仿效、“誊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必然深陷泥淖。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熟之前,人类社会一直没有独立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来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运行的基本原则,但这些分析和认识主要是理论层面的。苏联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创造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展现代化的奇迹,但是苏联解体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反思现代性、批判性现代性、解构现代性等维度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了重新思考,但是这些思考难以转化为现代化实践。
习近平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深化了对新型现代化的认识:一是以人的现代化超越资本的现代化,强调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以社会本位的现代化超越个人主义的现代化,强调社会整体性利益的实现;三是以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超越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强调社会群体整体生存状况的改善;四是以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超越霸权主义的现代化,强调全球发展的均衡性与世界秩序的民主化。习近平主义对现代化的发展前提、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和发展底线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地回答,解决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共性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开辟新的现代化道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多元的现代化图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道路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胸怀天下的先进理念和“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使命担当,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紧紧围绕人类社会出现的普遍性、复杂性、尖锐性、共同性问题谋划事业,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浪潮涌动。“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于预期,潜在增长率下滑,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世界经济可能出现多个引擎同时失速进而陷入停滞状态”。二是世界加速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力量格局、科学技术、自然环境、思想文化等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因素迅速变化、相互催化,速度和程度百年未有,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促使全球动荡变革进入加速期,考验现有国际体系的调节能力,考验各国能否作出正确选择。三是世界“丛林法则”导致“五大赤字”难以克服。当今世界“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持续困扰人类社会,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又导致“疫苗赤字”产生。概言之,习近平总结分析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个‘乱’字,而这个趋势看来会延续下去。”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难题?可以从世界发展的动力机制、治理机制、平衡机制、合作机制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动力机制看,全球增长动能不足。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世界经济仍未开辟出一条新路。“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二是从治理机制看,全球治理机制有失公平。习近平指出:“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三是从平衡机制看,全球发展失衡扩大发展鸿沟。“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四是从合作机制看,全球合作缺乏行动力。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遭到破坏,以主权平等、和平解决争端、不干涉内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遭受挑战,人类公共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现象突出,导致国际合作既难以达成共识,又缺乏稳定有效的合作能力和制度保障。这些综合性难题的出现和演化表明当今世界已经深处百年未有之大大变局,迫切需要整体性的、建设性的全球新倡议新方案。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为了回答“时代之问”“世纪之问”“世界之问”,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走向世界历史的必然性以及国际社会的共生性与相互依赖性关系。2013年4月,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这一论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理论基础。随着人类社会世界性交往交流的增强,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弊端扩张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导致人类社会出现各种难以克服、难以协调、难以应对的共同性问题。人类社会必须要告别资本主义所制造的“虚幻的共同体”,迈向以“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为内容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而是迈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一个过渡阶段。这里的区别在于,“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未来理想社会在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国家消亡后呈现出的人的生存状况,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以及世界各国携手应对世界性难题。
从理论内涵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论断分别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美好世界的期待。“持久和平”不同于西方国家长期流行的“民主和平”论,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普遍安全”强调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安全,呼吁世界各国“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共同繁荣”强调“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开放包容”主张人类社会要尊重制度与文明的多样性,“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清洁美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
从价值理念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而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福祉。这里讲的“共同价值”是以承认世界各种文明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平等性和尊重其个性、主权性为前提的,与西方国家试图将西方价值观解释成人类文明唯一性标准的“普世价值”有着本质差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由中国提出,但是属于世界。它是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全球治理失灵、失序的困境,立足于人类命运处于十字路口重大抉择时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华文明精华。
首先,中国道路提供国际新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致力于为世界提供新的议程设置,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进步。在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科学分析了当时的国际格局和世界形势,不仅明确了中国在国家舞台上的身份地位和价值立场,而且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中华民族迈向“富起来”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分析世界发展潮流的变化和趋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不仅促进了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而且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繁荣的共同呼声。在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历史时期,习近平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站在人类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的高度,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促进中国日益走近世界中央,而且为解决人类难题提供了新的国际性议题。
其次,拓展了“两制关系”的新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揭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局限,但并不寻求与资本主义的零和博弈和对抗。在21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相互竞争激烈较量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以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为担当,寻求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形态求同存异,携手共治。习近平指出;“搞意识形态划线、阵营分割、集团对抗,结局必然是世界遭殃。”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新的思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拓展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空间。
再次,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习近平对人类文明事业的新思考,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全面超越,这主要包括:一是和平观创新,超越单边的霸权稳定论,倡导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二是义利观创新,倡导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三是安全观创新,超越片面的单边安全观,倡导构建普遍安全的世界;四是价值观创新,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五是文明观创新,超越“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是新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一副解毒剂,是化解世界矛盾和冲突、管控国家之间分歧的“定海神针”,是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变革全球治理秩序的中国方案,是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须贯彻落实的核心思想。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在国际社会面对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同责任增多以及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挑战中,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切实回应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为世界应对挑战,开创美好未来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指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正在不断彰显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为世界各国人民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同行现代化道路、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后,17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等发来约1700份贺电贺函。从他们发来的贺电贺函中,可以看到,他们由衷赞叹新时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敬佩习近平“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时代担当精神,为中国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带领中国“正以造福全人类的方式创造未来”;认为习近平“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的贡献举世公认”“提振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美好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他的思想伟力和远见卓识正在改变世界”。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作为大党大国领袖和世界级领导人的崇高国际威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最大政党的卓越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党政要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战略眼光、宽广的历史视野、强烈的时代担当和博大的人类情怀,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方略、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把习近平主义视为学习借鉴中国成功经验的思想宝库,借鉴运用到治党治国实践中。习近平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大成果,必将在人类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秦清润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