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 ='';
if (strpos($title,'——')){
$titlearr = explode('——',$title);
$title = $titlearr[0];
$title2 = $titlearr[1];
}
?>
毛泽东和习近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和人类的史诗级历史伟人。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敬仰,而且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敬佩”;“他的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之所以能得到全世界亿万人民的敬仰和爱戴,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着能够容纳整个“天下”的胸怀。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不断追寻和完善自身的“天下胸怀”,并将“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陶染至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注入了巨大勇气、丰富智慧和强大动力。
一、毛泽东的光辉思想始终如明灯照耀着人类前行的道路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的光辉思想、高尚人格和伟大风范,不但让中国人民充满敬仰、心往神追,同时也让世界众多“粉丝”为之倾倒,敬佩之至,心悦诚服,五体投地。接触过毛泽东的外国人,都会被他的丰富学识、伟岸人格和惊人的洞察力、思辨力所折服。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世界名医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就评价毛泽东:“这是一位盖世英才。他一定会改变这个世界。”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毛泽东独特魅力何以征服世界?因为他“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他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曾经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扶弱济贫、匡世济民、除暴安良,被人民称为“大救星”。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改天换地,功德盖世”。他除旧布新,大破大立,“敢为天下先”。邓小平曾经深情地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经历过无数次悲惨的失败。难道不是毛泽东思想才使约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并在1949年获得全国解放,在1956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吗?这一系列伟大的胜利不但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告别官国,拒绝特权”。他大公无私,拒绝特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官国决裂的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送子参军;女儿上学,他不准用公车接送;收到礼品,他吩咐一律交公;亲友托他找工作,被他一概拒绝;他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我们感情很深,可是,如果你们腐化了,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你们。”“其身正,不令而行”,他的一言一行都感化和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中国人民伟大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自奉俭薄,甘居淡泊”。他自奉俭薄,粗茶淡饭,对补丁衣服爱不释手,身为党和人民的领袖,却过着和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日子。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将自己的工资由原来的610元,降为404.80元。同时,他宣布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硬是7个月没吃一口肉,跟老百姓一样饥肠辘辘,腿脚常常浮肿。结果,他硬是勒紧裤带,带领全国人民搞出了原子弹,为新中国撑起了“核保护伞”。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扫黑禁娼,干净彻底”。在建国之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毛泽东荡气回肠地说:“新中国决不允许娼妓遍地、黑道横行!”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1949年11月,一夜之间,北京封闭了全市所有的妓院,而后全国各地相继禁娼,并对妓女成功进行了改造。把她们“由鬼变成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让世界刮目相看。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整治腐败,举重若轻”。对贪污腐败,毛泽东嫉恶如仇,建国之初,他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当有人求情时,毛泽东却说,“是要他俩?还是要国家?”“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顶天立地,敢于碰硬”。他藐视强权,顶天立地,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凡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他总是针锋相对、寸土不让,从不知屈服、畏惧为何物。“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这句惊天动地的话,足以让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不寒而栗、威风扫地,被西方人认为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强大意志和战斗精神。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援越抗美,毛泽东都硬碰硬。他曾振聋发聩地说:“即便是再来一次八国联军,我们中国也要与你打!打出一个真理来。”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笃志嗜学,远见卓识”。他才能超群、智慧过人、远见卓识,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西方曾评价他“一个诗人赢得一个新中国”。“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和他酷爱读书有关。他一生笃志嗜学,垂老不倦,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举一反三,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实事求是”这句古老的成语,毛泽东赋予它新的含义,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过而能改,从谏如流”。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的判断有时候也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但他闻过则喜,知错就改。在延安时期,他经常为听不到反面意见感到着急,自己就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批驳自己的观点。在1942年陕甘宁边区老百姓中有人讲毛泽东的怪话,保卫部门要追查,他坚决反对,却说:“想想我们做了什么错事,引起反感。”后来检查发现是人民负担太重,于是决定把公粮减为十六万大担,同时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毛泽东缘何让世界为之倾倒?因为他“发愤图强,光复旧物”。他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光复旧物,硬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获得的外援像金子一样少。就是这样,他们还是一天比一天强大”。
毛泽东缘何让世人为之倾倒?“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和他的为人有关。有哲人说,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日久弥新的精神;毛泽东就是让人永远怀念、更臻醇厚的伟人。毛泽东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化输出,全世界穷苦人的指路明灯!毛泽东是穷苦人的救星,一生致力于带领中国人民反抗压迫,反抗强权,反抗不公,他的伟大思想不光拯救了中国人,还飘洋过海传播到了全世界。无论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还是曾经是中国人民的敌人,无一例外地承认毛泽东思想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在中国有着至深至远的影响,对于国际社会,尤其是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其影响力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二、习近平主义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多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发展,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担当。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47分钟的演讲,30多次掌声。讲到关键处,几乎是一句一次掌声。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现场真诚表示:“习主席,在您领导下,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后,习近平主席又相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2022年11月,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表决通过三项决议,其中均写入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连续六年写入联大决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是对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今天,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前进具备许多积极因素,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时代之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的深邃思考,是对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习近平主席这样积极倡导,更这样坚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文化渊源。”在给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的复信中,习近平主席这样阐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目光远大、以全人类利益为诉求的重要理念,致力于推动社会共融、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巴西共产党前政治和国际关系书记若泽·雷纳尔多·卡瓦略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和人文情怀。”黎巴嫩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瓦里夫·库迈哈说,中国提出了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在内的一系列倡议理念,表明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繁荣、包容的世界。阿根廷社会学家马塞洛·罗德里格斯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伟大的理念。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期待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和国际公平正义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运筹帷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呈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质、中国魅力。随着中国“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习近平主席的大国领袖风采也在“朋友圈”中广获点赞。富有远见,睿智开明,自信果断,从容大气,和蔼可亲……这些都是“朋友圈”中出现的高频词。在世人眼中:习近平主席平易近人,在海内外赢得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赞扬;他知行合一,元首外交充分展现东方智慧;他开拓创新,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把脉开方;他务实担当,推动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西方长期主导和崇信的传统国际治理话语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鼓吹零和博弈,“金德尔伯格陷阱”渲染全球秩序真空,“中等收入陷阱”被用作唱衰新兴经济体的工具……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估这些“陷阱”的虚实、真伪,如何避开这些“陷阱”,关乎世界和平与发展,关乎人类命运前途。对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人间正道。在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看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世界在新世纪的重要使命,激发了人们的共鸣和强烈认同感。习近平主席呼吁携手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之路,“造福世界,造福人民!”美国前副国务卿马克·格罗斯曼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化的一种进步,有望惠及那些从未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的人们。美国《洛杉矶时报》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凸显的是一个眼界开阔的新世界观。
人类是平等的,世界是多样的,文明是多彩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价值和魅力,在实践中熠熠生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自2014年9月出版发行以来,至今已有22个语种、25个版本,覆盖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蕴藏的中国发展之道以及贡献于世界的“中国方案”广受关注与好评。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评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分享了习近平主席充满智慧、感情与人文关怀的个人思想,令人备感启发、备受鼓舞”。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决心和制度设计让一些西方国家和政党看到权力得到有效监督的另一种可能。西班牙执政党人民党决定设立党内监督机构“人民监督办公室”,以惩治党内腐败。此举被视为西班牙版的“纪检委”。
“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这个百年大党的天下情怀与担当。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天下,立宏志,谋大同,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国际大势,引领中国将自身前途命运同世界人民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护佑世界和平发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不断前行。
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自觉实践。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曾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习近平这样说,“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追求人类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自己的精神底色,同时也传承发扬了“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中华传统智慧与价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演进,人类生活彼此关联之紧密前所未有,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地区冲突兵戎相见、霸权主义恃强凌弱、贫富分化有增无减、疾病瘟疫仍在蔓延。这个世界并不安宁,这个天下远未太平!人类向何处去?天下如何“大同”?面对时代之问,习近平主义从人类社会的整体观念和共同命运出发,倡导树立世界眼光、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发展大势,为世界人民前行指明了方向。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形势下,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新征程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三、毛泽东和习近平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和人类的史诗级历史伟人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最杰出的伟大领袖,习近平与毛泽东一脉相承。习近平对毛泽东无限崇敬,也充满了深深的感情。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曾给出这样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早在1971年1月,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知道一个年轻后生王宪平要去公社工作的消息,非常不舍,就拿出一本《毛主席诗词》作为赠送友人的礼物,足可以看出习近平对这本书的珍重。这本书也让习近平在偏远山村里,依然能够保持着思想的充实,也为他后来得心应手地引用毛主席诗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12月26日,习近平到浙江瑞安看望基层干部,对当地的基层干部发问:“今天是什么日子?”看到他们一时发愣,习近平又自问自答:“今天是毛泽东同志的诞辰。”可见,习近平对于毛泽东的诞辰一直铭记在心。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特地来到了东湖之滨的毛泽东故居。一幅1953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黄鹤楼下与小商贩亲切交流的照片,吸引了习近平的目光,他在照片前久久停留。领袖与群众的水乳深情让习近平非常感动。
习近平经常在多个场合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和名言。2012年2月,在美国访问的习近平,连续两天都引用了毛泽东的诗词。他用毛泽东的名言“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来鼓励留学生,又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寄语两国企业家考量大势,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多做贡献。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习近平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把《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改为“敢上九天揽月”,勉励即将出征的航天员们。
对于青年朋友,习近平也用毛主席诗词表达了期许。2014年的青年节,习近平在北大听同学们朗诵《沁园春·长沙》,他引用其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勉励青年学生将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习近平专程来到香山,瞻仰毛泽东当年办公居住的双清别墅,在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前久久驻足,强调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2019年6月,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又同大家重温了毛泽东同志的两段话: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习近平更是大段地引用毛泽东的原话。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引用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伟人思想穿越时空的力量: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2016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说: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他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对领导干部来说,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说了这样一段话:“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说过,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这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同志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十三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说到:“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2019年9月24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需要坚持好、实施好,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早在1949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中共二十八年,再加二十九年、三十年两年,完成全国革命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说: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说:60年一甲子。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毛泽东同志60年前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他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说,“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2021年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和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他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中国共产党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他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一次次瞻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在一次次深情回望中,汲取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他说,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如今,中国已经锚定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
10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上疾呼:“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一句话,发出新的号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只争朝夕、顽强奋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奋勇前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