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凝聚复兴伟力 书写幸福生活新答卷

本刊特稿 2025-04-05 本刊记者/陈一 总第490期 放大 缩小


  春潮涌动京城,共赴山海之约。随着人民大会堂的掌声如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以奋进之笔写成了时代答卷。

  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代表委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共商国是、共谋发展。这次会议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命题,在科技创新、民生改善、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这场盛会既是对过往奋斗历程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擘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创新驱动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掷地有声。本届两会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将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

  在人工智能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披露,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自主芯片算力突破万P级。量子计算机“九章四号”实现千量子比特纠缠操控,生物医药领域首个原创抗癌新药获批上市。这些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从去年12月DeepSeek开源V3模型引爆全球资本市场,到年初民营经济座谈会上对“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再到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人工智能+”落地场景,科技创新正在加速发展。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今年全国两会标注了新的时代方位——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4年中国经济情况时提到,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综合研判、科学论证、系统平衡,稳慎提出的,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与可能。“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传递出中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决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我们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更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底气,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

  绿水青山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本届两会得到生动诠释。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8.6%,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总值突破30万亿元。

  新能源发展蹄疾步稳。西北风光电基地年发电量可满足4亿家庭用电需求,全球首条±8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贯通。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光伏板下种植的苜蓿草喂养着十万头奶牛,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循环模式。

  生态保护制度创新频出。黄河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上游省份因保护生态获得补偿资金超百亿。云南代表提出“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方案,让“短鼻家族”的迁徙之路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注脚。

  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个人碳账户覆盖4亿城市居民,碳积分可兑换公交卡、公园门票。在社区里,智能回收箱能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孩子们争当“环保小卫士”。这种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实践,正在重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历史节点回望,2025年全国两会犹如时代的坐标,标注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高度。从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到田间地头的民生改善,从工厂车间的智能升级到绿水青山的生态守护,处处涌动着奋进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只要我们沿着两会确定的发展蓝图接续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篇章。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